1 / 1149
文档名称:

《憨山大师文集》.doc

格式:doc   大小:3,187KB   页数:1,14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憨山大师文集》.doc

上传人:xyb333199 2019/2/22 文件大小:3.1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憨山大师文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憨山大师文集明·憨山大师憨山德清(西纪一五四六——一六二三)是明末四位大高僧之一,七岁时即起生死去来之疑,十九岁出家受戒,听华严玄谭至十玄门海印森罗常住处,悟法界圆融无尽之旨,后阅<物不迁论>而悟,作偈曰:“死生昼夜,水流花谢;今日方知,鼻孔向下。”妙峯禅师问其何所见,答曰:“夜来见河中两泥牛相门,入水去,至今绝消息。”又一日粥罢经行,忽立定,光明如大圆镜,山河在地影见其中,既觉,身心湛然,了不可得,因说偈曰:“瞥然一念狂心歇,内外根尘俱洞彻;翻身触破大虚空,万象森罗徒起灭。”憨山多才多艺,晓通史书,熟谙佛经,工于书法,擅长诗词。憨山佛学思想主张“教三道一”,即宗教为儒、释、道三家,但道理是一个——内圣外王之道。其平生融汇儒、释、道三教,著述极富,主要有:《憨山集》、《双径录》、《性相通说》、《楞严笔记》、《法华经通义》、《大乘起信论直解》、《唯识论解》、《圆觉经直解》、《道德经注》、《观老庄影响论》、《庄子内七篇注》、《中庸直指》、《大学决疑》、《春秋左氏心法》等。后有门徒汇编的《憨山梦游集》和《憨山语录》。其诗作洒脱超然,暗藏禅机,许多深奥禅理,却似信手拈来,读罢意味隽永。憨山对书法也有极深造诣,陶家仪《书史会要》称赞大师书法“真行草”,抗战前商务印书馆曾用珂罗版影印其墨迹。至於憨山大师的傅记,则有<憨山老人自序年谱实录>,被收在《憨山大师梦游记》卷五十三及五十四,另有<憨山大师傅>,则被收於同书卷五十五。憨山德清大师是一位教理及禅观并重的高僧,教理重於华严,禅定重修实悟。目录大乘起信论直解 3老子道德经憨山注 46楞严经通议卷一 87楞严经通议卷二 104楞严经通议卷三 122楞严经通议卷四 135楞严经通议卷五 155楞严经通议卷六 170楞严经通议卷七 194楞严经通议卷八 212楞严经通议卷九 243楞严经通议卷十 262楞严经悬镜 282憨山老人自序年谱实录 289观楞伽阿跋多罗宝经记(第1-3卷) 310观楞伽阿跋多罗宝经记(第4-6卷) 349观楞伽阿跋多罗宝经记(第7-9卷) 382观楞伽阿跋多罗宝经记(第10-12卷) 412观楞伽阿跋多罗宝经记(第13-15卷) 452观楞伽阿跋多罗宝经记(第16-18卷) 488观楞伽阿跋多罗宝经记-楞伽补遗 525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直解 532憨山老人梦游集第1-5卷 577憨山老人梦游集第6-10卷 611憨山老人梦游集第11-15卷 650憨山老人梦游集第16-20卷 699憨山老人梦游集第21-25卷 745憨山老人梦游集第26-30卷 782憨山老人梦游集第31-35卷 821憨山老人梦游集第36-40卷 893憨山老人梦游集第41-45卷 952憨山老人梦游集第46-50卷 989憨山老人梦游集第51-55卷 1052净宗法要 1101观心铭·初心修悟法要 1114金刚决疑 1118附录:憨山老人梦游集目录 1131大乘起信论直解大乘起信论直解马鸣菩萨造论真谛三藏释论唐法藏造疏明德清直解刻起信论直解辞华严宗法界缘起纲要大乘起信论直解卷上大乘起信论直解卷下刻起信论直解辞起信论者,乃马吓鸣大师为破小乘、外道邪见,宗百部大乘经典所作,以为发起正信也!故立论宗法界一心,开真妄二门,彻生灭之本、穷迷悟之源,指修行之正路、示止观之妙门,总括一万一千余言;理无不尽、事无不该,可谓大教之关钥、禅宗司南也!以文约义博,幽深窈渺,难以致诘;贤首旧疏科最为精详,加以记文瀚,学者望洋杳莫可究。予尝就本疏少删其繁,目为疏略,业以刻双径,率多尊崇;顷念法门寥落、讲席荒凉,初学之士既无师匠可凭,己眼不明,非仗此论以入大乘正信,将恐久而无闻焉!山居禅悦之暇,因祖旧章率意直注本文,贵在一贯,不假旁引技蔓,而一心真妄迷悟之义了然毕见如视白黑,足有便于初学,非敢闻于大方也;门人超逸久依在座,深讨论义似得其旨,今携草归粤,志欲刻之以为法施。予谓无佛法地,后学有志参究***者,又当以瓦注也!若夫得意遗言,直入唯心现量,是在当人智眼!时泰昌改元岁在庚申仲冬朔匡山逸叟憨山释德清述华严宗法界缘起纲要华严七祖以马鸣为初祖,然此论中未及圆融之旨,何以称耶?向未有知其者,后学竟茫然莫辩,故了不加意,使古人建立宗旨无以畅明于世也!故今略示其要,令知所宗。华严圆宗以一真法界统四法界,依四法界立十玄门,惟四界十玄皆由六相立,是则六相以成圆融无碍之宗也!此论总明六相,则包括四界十玄理趣无遗;以六相为圆融之统,是则此论摄法界而无尽矣!故首标一心真如为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也!且此论宗百部大乘所造,然百部大乘乃化佛建立即实之权,今此论总摄权乘归于一实,要显即权之实,引归果海圆融之极致也!然论中虽未明显圆融之旨,且三乘五性顿渐修证都归一心果海之源,而圆融具德皆一心之妙,已具华严宗中,故此不说;单为引摄归于性海,故论中最初所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