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检验孕酮报告单图片性激素六项的检测及其意义一、检查性激素常识检查基础性激素前至少一个月不能用性激素类药物,否则结果不可靠。月经任何时间检查性激素都可以,每个时段的正常值不同。但是诊治不孕症一定要了解基础性激素水平,首先要选择月经第2~5天检查,称为基础性激素水平,第3天测定最好。确定是来月经第3天,检查性激素5项即可,可以不查孕酮,孕酮应该在黄体期检查;但不能肯定阴道流血是否月经,应该检查6项,以防止误诊。月经稀发及闭经者,如尿妊娠试验阴性、阴道B超检查双侧卵巢无≥10mm卵泡,EM厚度﹤5mm,也可做为基础状态。基础性激素化验单应该这样看:基础LH和FSH正常值为5~10IU/L,基础E2正常值为25~50pg/ml;PRL、T可以对照该医院化验单参考值,P正常值见后。二、性激素检查的临床意义 FSH和LH:基础值为5~10IU/L 正常月经周期中,卵泡早期(月经2~3天)血FSH、LH均维持在低水平,排卵前迅速升高,LH高达基础值的3~8倍,可达160IU/L甚更高,而FSH只有基础值的2倍左右,很少﹥30IU/L,排卵后FSH、LH迅速回到卵泡期水平。监测卵泡早期的FSH、LH水平,可以初步判断性腺轴功能。FSH在判断卵巢潜能方面比LH更有价值。 1、卵巢功能衰竭:基础FSH﹥40IU/L、LH升高或﹥40IU/L,为高促性腺激素闭经,即卵巢功能衰竭;如发生于40岁以前,称为卵巢早衰。 2、基础FSH和LH均﹤5IU/L为低Gn闭经,提示下丘脑或垂体功能减退,而二者的区别需借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试验。 3、卵巢储备功能不良:基础FSH/LH﹥2~提示DOR,是卵巢功能不良的早期表现,往往提示患者对超排卵反应不佳,应及时调整COH方案和Gn的剂量以提高卵巢的反应性,获得理想的妊娠率。因为FSH/LH升高仅仅反映了DOR,而非受孕能力下降,一旦获得排卵时期,仍能获得理想的妊娠率。 4、基础FSH﹥12IU/L,下周期复查,连续﹥12IU/L提示DOR。 5、多囊卵巢综合征:基础LH/FSH﹥2~3,可作为诊断PCOS的主要指标(基础LH水平﹥10IU/L即为升高,或LH维持正常水平,而基础FSH相对低水平,就形成了 LH与FSH比值升高)。 6、检查2次基础FSH>20IU/L,可认为是卵巢早衰隐匿期,提示1年后可能闭经。一般来说,医生认为FSH在4—7的都是不错的,超过8的还会看其他的指标。 P:基础值一般<1ng/ml 正常情况下,卵泡期血P一直在较低水平,平均~/L,一般<10nmol/L(/ml);排卵前出现LH峰时,P分泌量开始增加,排卵后卵巢黄体产生大量P,血P浓度迅速上升;黄体成熟时(LH峰后的6~8天),血P浓度达高峰,可达~/L(15~/ml)或更高,然后不断下降,月经前期达最低水平。整个黄体中外周血的P含量变化呈抛物线状。 1、判断排卵:黄体中期P>16nmol/L(5ng/ml)提示排卵,﹤16nmol/L(5ng/ml)提示无排卵。 2、诊断黄体功能不全:黄体中期P﹤32nmol/L(10ng/ml)、或排卵后第5、7、9天3次测P,总和﹤/L(30ng/ml)为LPD;或孕10周前P﹤/L(15ng/ml)为诊断LPD的标准。 3、判断体外受精-胚胎移植预后:排卵前P水平可以估计IVF-ET预后。肌注HCG日P≥/L(/ml)应视为升高,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均下降,P﹥/L(/ml)提示过早黄素化。在IVF-ET长方案促排卵中,肌注HCG日即使并无LH浓度的升高,若P(ng/ml)×1000/E2(pg/ml)>1,提示卵泡过早黄素化,且该类患者临床妊娠率明显降低。过早黄素化也是DOR的表现。 4、鉴别异位妊娠:异位妊娠血P水平偏低,多数患者血P﹤/L(15ng/ml)。仅有%的患者≥/L(25ng/ml)。正常宫内妊娠者的P90%﹥/L,10%﹤/L。血P水平在宫内与宫外孕的鉴别诊断中,可以作为参考依据。 E2:基础值为25~45pg/ml 正常月经周期中,卵泡早期E2约为/L(50pg/ml),排卵前达第一个高峰,可达~1835pmol/L,排卵后迅速下降,黄体期形成第二个高峰,约/L,维持一段时间后,黄体萎缩时下降至早卵泡期水平,即来月经第3天应该为~/ml。 1、基础E2>~/L(45~80pg/ml),无论年龄与FSH如何,均提示生育力下降。 2、基础E2≥367pmol/L(100pg/ml)时,卵巢反应更差,即使FSH﹤15IU/L,也无妊娠可能。 3、监测卵泡成熟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指标①促卵泡排出:促超排卵治疗时,当卵泡≥18mm,血E2达1100pmol/L(300pg/ml)时,停用HMG,当日或于末次注射HMG后24~36小时注射HCG10000IU。②E2﹤3670p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