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泰安夏张有没有计划规划新版《泰安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以泰城中心城区为主,南部新城区为副两大板块,使城市第二产业远离泰山,突出城乡统筹,城市规模控制和历史文化、风貌特色保护,改变沿山发展的思路,使泰安向多中心、组团式的现代化大城市发展模式演进。 XX-2020年的《泰安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了2087平方公里的泰安城市规划范围,明确泰山风景名胜区、泰城和南部新城的关系。在强调对泰山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上,运用国际一体化和区域经济的理念对城市进行规划。提出以融入济南都市圈,构筑与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大格局。同时将根据市域内不同地区的条件,重点发展县城和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通过空间总体布局的优化,到2020年,将我市中心城区城市人口将控制在135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47平方公里以内。市规划局局长牛玉忠认为,“我们解决了城乡的二元结构,突出了要统筹兼顾城乡一体化,特别这版规划突出了重点发展旅游业,发展以旅游业为主的服务业,提出了融入济南都市圈,对接半岛城市群实行错位发展。”新版《规划》把重点和亮点放在做足水的文章上,彰显山水城市魅力,在保护城市水系的基础上,突出对水资源的充分挖掘和利用,规划以天平湖、碧霞湖、东湖、南湖等为内容的七湖和以泮河、七里河、奈河为主的九河,通过水质净化、美化绿化等方式,使水成为泰安又一大城市特色,充分展现山水园林城市的风貌。泰安市城市总体规划简本一、泰安市概况泰安市位于山东省东部,东经126°2’~117°59’,北纬35°28’~36°33’。北依山东省会济南,南临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故里曲阜,东连瓷都淄博,西濒黄河。泰安市总面积7762平方公里,辖泰山区、岱岳区、新泰市、肥城市、宁阳县、东平县6个县市区,人口万人。泰安市是中国华东地区重要的对外开放旅游城市,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泰山,雄踞泰安市北部。二、泰安市社会经济发展条件 1、靠近省会城市,处于区域性发展轴线上,区位条件优越泰安北靠省会城市济南,是济南市向南联系的门户,处于济南都市圈的核心区。泰安处于京沪发展带上,同时也处于“山水圣人”旅游线的中央。 2、经济发展迅速,但总体水平仍不高1990年—XX年泰安的GDP年均增幅%,产业结构日趋高级化,第一产业比重稳步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快速提高,第三产业比重缓慢增长。XX年泰安市GDP达到亿元,人均GDP为27794元。但是区内发展不平衡,外向型经济发展不足,总体水平仍不高。 3、科技教育事业发达,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支撑条件泰安市为山东省第三大教育基地,聚集了较多的高等专业学校。 4、自然资源丰富,为发展提供了较大的潜力在探明的矿产中自然硫、石膏储量居全国首位,固体矿藏储量占全省的60%,岩盐、钾盐、蛇纹岩(化肥用)和玉石储量居全省第一位,铁储量居全省第三位,煤储量居全省第四位,耐火粘土,水泥灰岩、制碱灰岩、陶瓷粘土、花岗石、钾长石占重要地位。 5、自然环境良好,山青水秀,特色鲜明泰安地处鲁中山区,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境内拥有多种地貌类型,山地、丘陵、平原、洼地、湖泊兼而有之。东平湖是市内最大、省内第二大淡水湖,该湖为“水泊梁山”故地,连同稻屯湖、州城湖的“三湖”水面共计万公顷。泰安市域森林覆盖率24%,有省级以上森林公园7处,A级旅游区7处。 6、交通条件较好,规划期内还将有重大改观泰安市公路事业发展迅速,现有6条高速公路,青兰高速在建;4条国道、13条省道,82条县乡道。XX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公里。泰安市为山东省一般铁路枢纽城市,境内有京沪铁路、辛泰线、泰肥线、磁东线、东莱线、津辛联络线以及在建的京沪高速铁路。 7、城市化正处于高速增长时期,中心城市发展迅速 XX年泰安市城市化水平达到了%,1995年以来城市水平年均增长个百分点左右,城市化正处于高速增长时期。大城市规模增长迅速,对城市化的贡献率最高,其次是新泰市和肥城市。三、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 1996年泰安编制了《泰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8年经省政府批复。规划提出“一城两区七镇”、“众星拱月”的城市空间结构,中心城“一个中心、一轴一线、六条绿带、六个组团”的用地结构,对泰安市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XX年设立省级泰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泰安改变了沿山发展的思路,向多中心组团式的大城市发展模式演进。原有规划已不适应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新一轮规划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五个统筹”,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集约发展,全力构建和谐社会。规划确定了五项原则: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原则;坚持保护优先、统筹发展原则;坚持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坚持政府导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四、规划范围与期限城市规划区范围为泰山区和岱岳区行政辖区,总面积2087平方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