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第1章人类探索遗传物质历程修正.ppt

格式:ppt   大小:1,818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1章人类探索遗传物质历程修正.ppt

上传人:1485173816 2019/2/22 文件大小:1.7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1章人类探索遗传物质历程修正.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1章人类探索遗传物质的历程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什么是遗传?神的安排天赋一早期人们对遗传原因的猜测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构成达尔文泛生论魏斯曼种质论孟德尔遗传因子假说摩尔根基因论二寻找遗传物质达尔文的泛生论1866年达尔文提出泛生论,认为身体各部分细胞里都存在一种微粒(芽球),它决定所在细胞的分化和发育。各种微粒随着血液循环汇集到生殖细胞中。受精卵发育过程中,微粒又不断流到不同的细胞中,控制所在细胞的分化,产生一定的组织器官。达尔文(1809-82)1885年,德国动物学家魏斯曼认为:多细胞生物可分为“种质”和“体质”两部分,种质是独立的、连续的、能产生后代的种质和体质。体质是不连续的、不能产生种质。种质的变异将导致遗传的变异,而环境引起的体质的变异是不连续的。魏斯曼做了连续22代剪断小鼠的实验,来与“泛生论”论战。魏斯曼的种质论1865年,孟德尔根据他8年的植物杂交试验结果,2月8日在当地的科学协会上宣读了一篇题为《植物杂交试验》的论文,提出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但这一伟大的发现埋没35年后才重见天日。1900年遗传学诞生。孟德尔(1822-1884)孟德尔的遗传因子假说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他认为,生物的每一个性状都是由遗传因子负责传递的,遗传下来的不是性状,而是遗传因子;遗传因子呈颗粒状,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在生殖细胞里单个存在;杂交后的遗传因子仍保持独立,不融为一体,在杂种产生配子时,不同的遗传因子互不影响地彼此分离开来,并被分配到不同的配子里,完整地遗传给下一代,所以未在亲代中出现的性状,仍能在子代中出现。在此基础上,孟德尔提出了遗传因子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孟德尔指出:决定和传递性状的是遗传因子基因:1909年,丹麦遗传学家约翰逊首次使用基因一词代表遗传因子。萨顿的遗传染色体学说染色体是联系亲代与子代的桥梁,是染色体携带孟德尔所说的遗传因子从亲代传给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