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小石潭记教学反思.docx

格式:docx   大小:15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石潭记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xunlai783 2019/2/22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石潭记教学反思.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石潭记》教学反思松原市宁江区第五中学刘晗作为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来说,进行教学反思,能让自己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闪光点与不足之处。任何一节课,都会有老师与学生心有灵犀的喜悦,也会有预设于生成相背的缺憾。课后深思,本节课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对课前预习预设不足对文章基础知识的复习,我采用课前自主学习课堂检测的方式复习。在检测学案中,我除考查学生对本课文言词语的掌握外,还将考纲内其他篇目中与之相关的词语加以归纳,一并列入考查范围。课前我预想学生对未复习的内容可能会有所遗忘,但没想到他们会忘得这样彻底。二、析之有余,读之不足作为复习课,为完成大容量的复习任务,忽略了课文诵读。有意识多增加诵读、背诵的环节。诵读、背诵可以增强语感,进而理解文意,同时也可以在写作中化用、引用,缘此,辨明字音,理解词义句意,是诵读环节的必走之路,唯有此,背诵才能准确无误。三、课堂气氛沉闷教师不能把文本当中的引人至深之处挖掘出来,无法激发学生的探究乐趣,这可能与问题的设计和引导的方式方法有直接的关系。还是不细致,不精巧,不能准确及时的抓住学生的兴奋点,不能给足学生思考表达的时间,进行引申开发成为新的课程资源,也就是“当下”意识并不强烈。学生的投入不够,更多的是折射出教师的设计无新意,课堂无特色,引导缺方法四、过于注重新授课与复习课的差异为凸显复习课的特点,我忍痛舍弃了几个环节:课文朗读录音、《唐之韵》中关于柳宗元的介绍、余秋雨《柳侯祠》中关于《小石潭记》背景及成就的评价等内容。课后反思,如果不舍弃这些,也许课堂会更有情境,更利于突破教学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