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我行”——培养有特长的学生-校长管理论文“我行”——培养有特长的学生 王兆平“我行”,是新时期我校所凝练学风的核心内容,意在激励学生会行、能行、真行和远行,不仅符合时代的共性要求全面发展,而且努力弘扬自己的个性,特长鲜明发展。因此,我们的责任在于尊重、培养学生的特长,进而发挥、提升学生的特长。一、会行——在学习中显其“长”就高中学生而言,他们经历了小学、初中近十年的学校课堂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和学习能力,只是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潜质,进而有不同的特长表现而已。这就需要我们在新课程学习讲求的多样性和选择性中,与时俱进,因材施教,让不同潜质的学生拥有更多的“量”的积累,“结构”的变化,在学习中显示“长”处,突出“我会行”。会多样学习。我们充分尊重和满足广大学生的独特性、差异性和主体性,融人先进的教学哲学和教学思想,在开全、开齐、开足国家统一课程的基础上,大力开发校本课程。这样既有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文化知识的学习,又有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小组的活动,以给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更多的选修机会,促进他们上好必修课,学好选修课,搞好活动课。期待不同潜质的学生能够量力而行,努力而为,优秀生学有所长,普通生学有所用,一般生学有所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学为主,兼学别样,有质量地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发展。能选择学习。我们坚持分能级教学,分层次推进,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有选择地学习,积极主动地发展。基础年级注重“厚积”,不囿于高考科目广泛学习;毕业年级着意“薄发”,结合自身学习的优势和个人的爱好,选择好参加高考的组合,进而选择走出高中校门的专业学时特别重视指导学生在变革学习方式中,讲求学习方法,展现学习能力,培养自主精神,不间断地拥有成功感,不失时机地提高自信心,多方面地激发起求知欲,使自身的特长更加显示出“特长”。二、能行——在实践中见其“长”学生在校三年,不仅要在课堂上学用教材,提高学习能力,还需要我们有意识、有计划地创造机会,让学生超越教材、课堂乃至学校的局限,与生活、与自然、与社会密切联系,尽可能多地在实践活动中见其特长,见其作用,表明“我能行”。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学校每年都举办一次文化艺术节和科技学术节,至今已有十多届。“双节”中包括文艺演出、小发明制作、书法绘画展示以及主题答辩等。平时以各种社团、兴趣小组为代表正常开展活动,学生在其中凭着自有的爱好和兴趣,发挥和历练特长。学校“星光”文学社团是国家级先进组织,近几年两名学生获评“全国十佳小作家”,数百名学生获得全国、全省作文现场大赛特等奖、一等奖,每年有上百篇学生作文在全国各级各类报刊发表;通用技术学习小组,学生着力自己调研、采集信息,设计相关电子产品,参与可行性论证等。多年组队参加省级青少年电子技师制作比赛,连续九年获得团体一等奖。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在新课程改革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们应大力倡导、认真实施的。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我们引导学生经历如下过程:提出感兴趣的问题——确定需研究的主题——选聘指导老师——落实研究步骤——进行课题总结、评价等。其主题多以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为目的,运用调查、实验和文献研究等方式开展活动。其课题涉及广泛,有从学校到社会的,有从农村到城镇的,有从微观到宏观的,有从现实到未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