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文档名称:

白云山研究报告(共10篇).docx

格式:docx   大小:33KB   页数:3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白云山研究报告(共10篇).docx

上传人:mkjafow 2019/2/23 文件大小: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白云山研究报告(共10篇).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白云山研究报告(共10篇) 中国西南某某文化旅游区白云山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基本概况第一节自然地理第二节人文环境第三节旅游资源评价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第三章项目开发可行性分析第一节产业背景分析第二节区域背景分析第三节可利用条件分析第四节市场分析第四章项目建设规划第一节规划目的与范围第二节规划指导思想第三节主题形象第四节旅游线路组织规划第五章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第一节主要项目投资估算第二节效益分析第一章基本概况第一节自然地理一、地理位置白云山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中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长顺县境内。长顺县地处东经106°13′6″至于106°38′48″,北纬25°38′48″至26°17′30″之间,分别与惠水县、紫云县、罗甸县、贵阳市、平坝县接壤。全县国土总面积1543平方公里,XX年末总人口万人,是一个汉、布依、苗、壮、回、侗、水、黎等16个民族聚居的地区。二、气候、气象长顺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温润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3℃,极端最高气温℃;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5℃;全年总积温为4798℃-5024℃,春秋雨季昼夜温差大,气温平均日较差℃;年平均降雨量1399﹒9㎜;相对湿度81%左右;年无霜期278天;年日照时数1202小时,日照率27%。三、地质、地貌特征风景名胜区面积广大,岩溶十分发育,喀斯特地貌构成了整个自然景观中最为醒目的主体。区内地貌形态多种多样,以密集的峰丛山地、峰丛洼地和峰林谷地为代表、其间峰丛峰林、溶洼谷地、溶洞伏流、溶沟石芽以及飞瀑景区随处可见;锥峰尖削而密集,河流常出现伏流,明暗流相间在层恋叠嶂的喀斯特地貌上,呈现出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成为考察的宝地和观光、度假的旅游胜地。第二节人文环境一、历史沿革长顺县历史悠久,战国时期属于夜郎国,汉武帝时期属于夜郎县,唐代置乡州和令州,隶属黔中道,元置金筑府,治所在今广顺镇,明洪武四年改置金筑长官司,万历四十年置广顺州,隶属贵阳军民府,清雍正五年置长寨厅,1914年改广顺州为广顺县,长寨厅为长寨县,民国三十年二县合并为长顺县,县治设长寨镇。1949年11月解放,成立长顺县人民政府,隶属贵阳专区,后改贵定专区,1965年至今,隶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二、经济和社会状况长顺县辖6镇11乡共147个行政村,XX年总人口万人,国民经济总收入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00元。长顺县属贵阳经济圈,并属于黔中旅游和西线旅游的复合地带,有布依族、苗族、壮、侗族、回族、水族、汉族等1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万人,占总人口的46%,少数民族主要以布依族和苗族为主。白云山风景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厚的民族特色,具备开展文化旅游和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白云山解说系统生态考察报告前言为了提高生态旅游品质,使旅游者能够更好地认识自然,接近自然,保护自然,产生回归自然的意境,形成自觉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科学、高雅、文明的旅游意识。所以对白云山风景区的标识解说系统进行了科学的调查。通过对白云山风景区解说系统的种类,数量,安放位置,内容解说效果等方面分析,了解其解说系统在旅游过程中发挥的实际功效,明确其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提出合理化建议。概况·考察地简介白云山风景区,是新“羊城八景”之首、国家5A级景区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它位于广州市的东北部,为南粤名山之一,自古就有“羊城第一秀”之称。山体相当宽阔,由30多座山峰组成,为广东最高峰九连山的支脉。面积平方公里,主峰摩星岭高382米,峰峦重叠,溪涧纵横,登高可俯览全市,遥望珠江。每当雨后天晴或暮春时节,山间白云缭绕,蔚为奇观,白云山之名由此得来。白云山风景区植物种类多,覆盖率高,气候宜人,环境优雅,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是一处不可多得的生态旅游风景区。·考察内容清明期间,转乘地铁来到了白云山风景区,对风景区的解说系统进行了实地考察。主要考察了各种标识的形状,内容,类型,数量,排放位置等。·考察方法通过实地拍摄,上网查找等方式采集材料,进行类比,比较,归纳,举例论证等方法研究解说系统。·考察步骤收集资料——归纳整理加工——研究分析——结论总结——评价建议——检查装订考察结果分析一、解说系统的类型主要有4类,第一类是道路指向解说系统;第二类是安全警示解说系统;第三类是景物介绍解说系统;第四类是基础服务解说系统。道路指向解说标识数量较多,一般在景点前、路口处,以及较大景点里。其中放置在景点前的图文并茂,有整个景区的道路图以及该景区的文字介绍;而在路口处,较大景点里,多分布一个指示牌,指示下一个景点或前进方向,一般只有一个方向箭头和简易汉字,无图。安全警示解说标识多放在附近有危险处,如悬崖陡壁,未开发处,有毒物处,有猛兽处。再有就是交通干道上,多为交通指示牌。使人们注意危险。景物介绍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