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工程概况矗立于长江、,是桥梁的主要受力构件之一,设计采用C50混凝土。施工时对混凝土的质量要求是:硬化后28d龄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标准,新拌混凝土和易性、粘聚性必须满足三一重工牌HBC-90型泵车在最大垂直高度75m时的泵送施工要求。由于较高强度等级、较低水胶比导致混凝土粘性增大,加之桥塔的相对高度,决定了混凝土配制和施工上具有一定难度,同时经济性也是混凝土设计时要考虑的因素之一。2选材原材料质量是决定混凝土质量的根本因素。要配制C50级以上混凝土,必须有优质的原材料作保障。胶结材的选择、集料强度及级配、外加剂品种及性能等均会影响到硬化后混凝土的质量及新拌混凝土的施工性能,我们结合市场资源,优选出以下各种原材料。各种材料的检测试验结果见表1~表6所示。,经长期使用,确认该品牌水泥质量较为稳定,强度波动不大;矿渣微粉选定某水泥公司产S95矿粉,细度为420m/kg;粉煤灰则使用芜湖发电厂Ⅱ级粉煤灰,细度接近等级下限,%。Ⅱ区中砂,,%,%;粗集料选定繁昌某矿反击式破碎工艺石灰岩碎石,级配为5mm~,%,%。-Ⅷ型缓凝、高效减水剂,具有减水效果好、塌损小、增强显著等特点。=6MPa计,fcu,o=fcu,k+=50+×6=,取γc=;;取W/C=、、,以确定最佳水灰比。,高效减水剂减水率和塌落度控制值180±30mm考虑,用水量控制在160kg/m3~165kg/m3。、胶结材用量、塌落度控制值等,~。、石用量按假定密度2450kg/m3计算。4试拌调整根据计算配合比,各取二个龄期的试件用料进行试拌,观察和实测拌和物粘聚性、保水性及塌落度值,如与设计要求不符,相应增减水泥浆量(水灰比不变)进行调整,并测定0min、30min、60min时的塌落度值,同时测定拌和物密度及成型强度试件。5确定配合比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相关规定,据测定的拌和物密度与计算密度值,需要时对配合比进行调整。配合比确定后由施工单位报监理进行平行试验,本室据此配比再进行5次重复验证试验,确认其和易性、强度及施工性均能满足工程要求,且经济上较为合理。混凝土参考配合比见表7。注:根据试配及验证情况,试验配合比最终选为编号2,,实际胶凝材料用量为500kg/m3。6施工应用自2006年10月31日至2007年7月3日,现场进行了17次浇注。此间最高气温32℃,泵车最大泵压20MPa,泵送过程均顺利稳定。施工期间,我们注重对每批进场材料的质量控制,确保原材料质量合格;生产过程中加强对各环节的质量监控,现场跟踪技术服务;又由于施工方中铁四局二公司按规范要求浇捣和养护,致使结构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