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第三方支付中预付卡业务税收问题初探.docx

格式:docx   大小:16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三方支付中预付卡业务税收问题初探.docx

上传人:花花世界 2019/2/23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三方支付中预付卡业务税收问题初探.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三方支付中预付卡业务税收问题初探2012-4-259:24 转自互联网【大中小】【打印】【我要纠错】   很多人都接触过类同“商业卡”、“福利卡”等用于购物或消费的预付卡,也接触过“支付宝”、“PayPal”这样的网络支付平台,近年来这种迅速发展的新兴业务―第三方支付的预付卡业务,确实为人们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在未规范的环境下,极易发生洗钱、商业***等行为,为此中国人民银行于2010年6月14日发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首次明确了第三方支付服务的法定地位,为推动行业产品和服务创新,引领电子支付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同年12月发布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进一步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业务推向阳光化和规范化,防范支付风险。但是在所受到的关注事项中,一个重要的却非常易被忽视的问题―税收的恰当处理,极易让商家或第三方陷人税收的羁绊中,目前税务部门对此新兴业务的税收监管相对落后,各地税务机关的处理也不尽相同。本文集中探讨和分析这类业务的税务处理及企业的税收风险,以期寻求最佳的税收处理模式。   一、预付卡方式的业务模式   客户向发卡机构购买预付卡,按照卡面价值支付价款。发卡机构为商家提供代收代付的服务,类同金融机构的资金收、支业务,并向商家收取佣金或手续费。商家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   二、预付卡方式的税务处理及风险分析   预付卡业务模式下,商家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承担自身的增值税与营业税义务。发卡机构向商家提供了代收代付服务,如收取佣金或手续费,承担营业税义务。而买家作为实际消费者,取得相应的发票。根据开票对象及票据种类的不同,预付卡方式有三种税务处理方式。   (一)第一种方式   。客户向发卡机构购买预付卡后,发卡机构不向客户开具发票,只就向商家收取的手续费向商家开具服务业发票,同时,商家也不向客户开具发票。只有当持卡人持卡消费时,商家才向实际消费者开具发票。   。由于发卡机构只就佣金或手续费业务缴纳营业税,并向商家开具服务业发票,不再向其他任一方开具任何发票,此时,税收风险较低。商家在实际销售货物或劳务时,向持卡人开具发票,税收风险较低。   。这种方式下,客户、发卡机构及商家触及税收风险概率较低,但实践中会存在交易困难,即客户无法取得任何票据。发卡机构的主要客户群体是企事业单位,由于在购买预付卡时企事业单位无法取得发票,则无法计人公司费用,也就无法在税前列支,因此企事业单位在发放福利或转赠客户等时,只能放弃购买预付卡的考虑,发卡机构的客户大量流失,继而发卡机构也将无法存续。   。第一种方式下,发卡机构的税收风险最低,但也将自己的发展逼向死胡同,显然,这不是发卡机构的首选。   (二)第二种方式   。客户按照卡面价值全额购买发卡机构的预付卡,发卡机构就卡面价值全额开具服务业发票。发卡机构仍就向商家收取的手续费向商家开具服务业发票。商家直接与发卡机构结算,按卡面价值向发卡机构开具增值税或营业税发票,不向客户开具发票。而持卡人持卡消费时,也无法再取得任何发票。同时,发卡机构在缴纳营业税时,除向商家收取的手续费收人需要缴纳营业税外,对其向客户收取款项开具发票的行为,可参照类同运输代理业的税收处理,即按照“全额开票,差额纳税”的方式,从商家取得的增值税或营业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