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浅谈大班幼儿告状行为.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谈大班幼儿告状行为.doc

上传人:drp539604 2015/10/1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谈大班幼儿告状行为.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谈大班幼儿告状行为
摘要:幼儿告状是幼儿园里的普遍现象,从小班到大班,存在频繁、复发等特性。幼儿爱告状一种是内在需求,另外幼儿爱告状也受其生活环境及周围人的影响。处理幼儿告状有时确实令人犯难,但若对幼儿的告状置之不理,对幼儿全面发展难免会有影响。所以正确对待孩子的告状行为,提出合适的指导策略非常必要。
关键词:大班幼儿;告状行为;指导策略
在短短两个月的实****中,笔者发现幼儿园小朋友有个共同的“爱好”——告状。想想小时候也常常把“告诉老师”挂在嘴边,在孩子们眼中老师就是“正义的使者”。当然,对于执教多年的老教师来说,也许对幼儿的告状已经厌烦了,但是对于刚刚接触幼教事业的年轻教师,对于孩子们的告状颇感兴趣,因为这能更加深入了解孩子们的心,融入他们这个大集体。
但是在感兴趣的同时,面对孩子们的告状必须有正确的对策解决问题,其实幼儿告状的内容无非是一日活动中“鸡毛蒜皮的小事”,可是如果这些得不到及时的解决,根据大班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他们有可能误以为老师不重视他们。幼儿告状可能不像***世界的告状一样是为了谋取某些利益。
一、幼儿告状行为出现的原因
(一)寻求自我保护
案例一在一次课间自由活动时,鞠鞠和轩轩不知为何打起来了,两个人谁也不让谁。老师发现了扭成一团的两个人,把他们分开。老师还没问缘由,轩轩首先告状说:“他先拉我头发了。”鞠鞠说:“老师,他先撞我的。”
此类情况在幼儿园常有发生,是由幼儿的攻击性行为造成的。在幼儿间的相互争执得不到解决时,经常模仿电视剧、动画片里面的情节,用武力解决问题,而这种武力并不带任何敌意。当被老师发现后,幼儿内心萌发一种委屈,想要得到老师的注意并且希望老师能帮他主持公道,所以首先会采取告状寻求得到自我保护。
(二)跟风
案例二升升是小班长,在小朋友上厕所时他会在厕所“值班”,监督小朋友是否遵守纪律,能否讲卫生等等。在这期间,总是发现有小朋友洗手后不关水龙头,于是升升就把这件事告诉老师,老师正在处理这件事时。接着,从厕所出来的小朋友以及已经坐在座位上的都来告状这件事。
在此类告状中,后面接二连三告诉老师同一件事的幼儿并没有把老师处理这件事的方法当一回事,而是因为这样的告状得到老师的重视,只要跟着就也能得到老师的重视了。心理学家认为:人人都有从众心理。在幼儿中普遍存在“跟风”现象,这是幼儿从众心理的表现。
(三)伸张正义
案例三蓉蓉是小班长,需要管理小朋友午睡,每天等小朋友都安静的睡下了,她才去睡。一次午睡时,蓉蓉告诉老师:“老师,航航不好好睡觉,去拉隔壁床蒽希的头发。”
在这个案例中,显然幼儿看到他人的行为影响了同伴,而且影响他人午睡这是规定中所不允许的,由此产生了正义感和同情心,告诉老师就是她伸张正义的一种方式。在幼儿园里,教师就是“正义的使者”。
(四)误会他人
案例四一天午睡前,优优突然哭着去老师那把班里的“调皮王”伟伟告了一状,她委屈的说:“老师,他拿了我的莲花灯,放进书包里了。”老师心里知道伟伟虽然调皮捣蛋,但不会乱拿其他小朋友的东西,于是老师问优优:“你的莲花灯是什么样的呢?”又去找伟伟:“今天有没有和优优一起玩莲花灯,玩好了有没有收好呢?”最后优优在自己抽屉找到了自己的莲花灯,原来伟伟有一盏和她一模一样的莲花灯。
在经济条件允许下,一般孩子要什么父母都会满足其要求。在幼儿园里,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