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节运动兴趣的概述
一、何谓运动兴趣
运动兴趣:是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动力。
第三章运动兴趣
兴趣:是人们积极地认识和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重要动力。
运动兴趣与运动爱好
区别:运动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心理倾向;运动爱好则是从事某项体育活动的倾向。
联系:当运动兴趣发展成为从事某种体育活动的倾向时,。一个人对某项体育运动的爱好必须建立在对这一运动的认识兴趣基础之上;但人们对某项体育运动感兴趣,却未必一定会去从事相应的运动。
二、运动兴趣的品质
(一)运动兴趣的倾向性
运动兴趣的倾向性:是指运动兴趣总是指向于一定的体育项目或体育事件。
对策:体育教师应善于激发学生运动兴趣,让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另外,中学阶段的体育教学应该实施单元教学,
让学生在某一个单元的学习中相对集中地对某
一项目进行练习。
运动兴趣的广泛性:是指运动兴趣指向对象范围的大小。
对策:体育教师应巧妙地设计教学内容,注意启发学生进行自主式和探究式学习。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喜欢体育学习,而且可以诱导学生从对某一项目本身的兴趣发展成与该项目有关的更具普遍性的运动兴趣。
(二)运动兴趣的广泛性
(三)运动兴趣的稳定性
运动兴趣的稳定性:是指运动兴趣持续时间的长短。运动兴趣的持续时间越长表明稳定性越强,持续时间越短则稳定性越弱。
(四)运动兴趣的效能
运动兴趣的效能:是指运动兴趣对体育活动的推动所产生的效果。
分类:根据运动兴趣的效能水平可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积极的运动兴趣促使人自觉、主动地参与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活动;消极的运动兴趣则是一种被动的兴趣,缺少参与体育活动的动力,因而也难以获得实际的效果,是一种不良的、无效能的运动兴趣。
三、运动兴趣的分类
(一)根据运动兴趣的内容,可以分为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
物质兴趣是以人的物质需要为基础的兴趣,主要表现在对运动用品(如对运动服装、运动器材等物品)的兴趣。
精神兴趣则是以人的精神需要为基础的兴趣,表现为对运动的偏好和渴望。
(二)根据运动兴趣的倾向性,可以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直接兴趣是由于对体育活动本身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如对参与体育活动、观看体育比赛等方面的兴趣。
间接兴趣不是对体育活动本身产生的兴趣,而是对体育活动的未来结果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
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所需的意志努力程度不同
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具有年龄差异
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可以相互转化
(三)根据运动兴趣的广泛性,可分为广泛兴趣和中心兴趣
广泛兴趣是指对多项体育运动(如球类运动、水上运动等)或某一项体育运动多方面的事物或活动(如运动技术、运动心理、运动生理等方面)感兴趣。
中心兴趣则是在广泛兴趣的基础上,对某一类(项)体育运动(如球类运动)或体育运动的某一方面(如运动心理)有特别浓厚而稳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