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公诚勤朴——西北大学百年文化传承探源资料图片    步入西北大学太白校区,一块巨大的秦岭石上赫然镌刻着“公诚勤朴”四个古朴遒劲的大字。这就是这所具有光荣办学历史的百年高等学府的灵魂——校训。    西北大学创建于1902年,1912年称西北大学,后经历了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国立西北大学等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学校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14所综合大学之一。1958年归属陕西省政府主管。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现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国家“一省一校”计划重点支持建设院校、教育部和陕西省共建高校。    对于民族文化,西北大学一以贯之地钟爱和传承。早在20世纪40年代,西北大学就明确提出“发扬民族精神,融合世界思想,肩负建设西北重任”的办学宗旨,致力于传承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融汇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建设祖国辽阔的西部。    2002年1月25日,西北大学百年校庆筹备委员会全体会议研究确定,继续沿用1938年10月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第45次会议提出的“公诚勤朴”校训为西北大学校训。    公,即公正,公平。《新书·道术》有“兼履无私谓之公,反公为私”,《礼记·礼运》也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后者被孙中山先生赋予革命的新意。公正或公平,是人们从既定概念出发对某种社会现象的评价,亦指一种被认为是应有的和理想的社会状况。    诚,即真心实意。孟子在《孟子·离娄上》中将“诚”定义为自然界和人事社会的最高道德范畴,提出:“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中庸》认为,“诚”这一精神实体起着化生万物的作用。    勤,即劳,出力。《论语·微子》有“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汉代孔臧《与子琳书》有“取必以渐,勤则得多”,就是说获取一定来自逐步的积累,勤奋才能收获得多。要有满腹经纶,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勤奋。    朴,本指树皮,亦指未经加工的木材,《论衡·量知》即有“无刀斧之断者,谓之朴”。朴,又有敦厚、质朴之意,陆机《羽扇赋》即有“创始者恒朴,而饰终者必妍”。    著名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