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新疆职业大学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整改工作总结汇报二〇一〇年十一月八日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整改工作总结汇报2010年4月7日-10日,自治区教育厅受教育部委托组织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专家组对我校进行了为期四天的考察评估并进行了及时反馈。对于评估专家组对我校提出的反馈意见,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立即行动,通过召开党委会、校长办公会及在全校教职工中进行了充分的讨论等形式,认真总结评建工作、梳理反馈意见,针对专家组提出的我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确定整改思路和措施。最终经学校党委认真研究,形成了我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整改方案,并进行了有效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总结汇报如下:一、全校动员,整改为先整改方案一经形成,学校专门召开了全校性整改工作动员大会,从整改的指导思想、措施和步骤等方面进行的一一分析,提出具体要求。强调全体教职工统一认识,高度重视,并要求依据整改方案,按照层层落实、逐级负责的原则,以整改方案实施为目标,围绕教学中心,结合本职工作,全力以赴保证整改工作的落实,确保整改工作取得成效。二、逐步推进,破解问题我校的评估整改工作通过半年来对整改方案的实施,在所涉及的主要问题上都有了明显改观,整体整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现逐一汇报:专家组意见一:师资队伍的整体实力较弱,师资队伍的数量、结构、质量,亟待提高;整改情况:《新疆职业大学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专门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规划中提出: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上,将“双师”素质的提高与“双师”结构的优化并举。一是重视教师学术水平和专业技能的协调发展,强化专业教师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教学过程设计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开发服务能力的培养,实施专业教学团队在职业道德、专业理论、实践技能、教学技术等方面的系统建设,提高专业教师队伍中“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二是引进和培养相结合,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组织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到著名高等院校和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进修培训,加快专业教学团队“双师”素质的培养。依托企业,聘请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和技术专家,聘任一批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为兼职教师;三是以工学合作为桥梁,建立一支实力雄厚、相对稳定的企业兼职教师队伍,加大聘请行业、企业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专业课、实践技能课兼职教师的比例,形成由来自企业一线的技术骨干讲授的机制;四是进一步推进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改革,建立有利于教师队伍建设的激励机制。培养和引进在本专业、本行业、本地区有影响的专业带头人30名,骨干教师80名,年聘请150名行业、企业技术专家、能工巧匠为兼职教师,使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40%以上。通过努力,力争达到校内专任教师均有累积1年以上的企业工作经历,校内专任教师双师素质比例达到80%以上。逐步建设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2个,培养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2-3人,校级教学名师10人。(1)实施了专任教师聘任“双轨制”。由于新进学校的教师受编制等限制,实行编制内、编制外(学校代理)的人事制度“双轨制”,3年一个聘期,考核合格者继续聘任,每个学期考核一次,不合格者随时予以解聘。通过“双轨制”的实施,新增专任教师8人。(2)通过各学院的挖掘和引进,从行业、企业引进技术能手和能工巧匠不断更替、充实专任教师队伍。,重申学校鼓励教师攻读硕士学位的政策,保证《新疆职业大学教职工攻读学位及参加培训进修的暂行规定》的落实。根据自治区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中关于1970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人员,须具有硕士学位方能晋升副教授的规定,我校专任教师自2010年起,3年内必须取得硕士学位,否则学校将不在教师岗位聘任;重点专业、特色专业的教师须具备与硕士学位相当的国家高级职业资质。学校努力创造条件支持教师攻读硕士学位。今后学校新进的教师必须具有硕士以上的学位。(1)努力提高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层次。不具备高校系列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自2010年起,三年内(至2012年底)需转评为高校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否则学校将不在高职教师系列聘任。确因工作需要的,经过学校研究可以高职低聘。学校积极主动支持这些教师转评专业技术职务工作。(2)着力改善校内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分布不合理的状况。目前学校重点专业、特色专业中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较少,针对加大对重点专业、特色专业教师的培养、培训力度,学校已出台了相应的具体措施,一是可采取脱产学习的方式,提高拟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的外语水平;二是实行学术休假制度,给予一定的时间专门进行科研工作等。在学校的专业技术职务评审中优先推荐重点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