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基本资料
:二级公路
:钢筋混凝土T形简支形梁
:20m
:
:
:二车道
桥面净空
桥面净空——7m+2×
设计依据
(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简称《桥规》。
(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简称 《公预规》。
(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124-85)》,简称《基规》。
2 具体设计
主梁的详细尺寸
主梁间距:
主梁高度:h=(~)l=(~)20=~(m)()
主梁肋宽度:b=
主梁的根数:(7m+2×)/=5
考虑到主梁翼板在接缝处沿纵向全长设置连接钢筋,故行车道板可按两端固接和中间铰接的板计算。
已知桥面铺装为2cm的沥青表面处治(重力密度为23kN/m)和平均9cm厚混泥土垫层(重力密度为24kN/m),C30T梁翼板的重力密度为25kN/m。
(按纵向1m宽的板条计算)
图2-1 铰接悬臂板计算图示(尺寸单位:cm)
①每米延板上的恒载
沥青表面处治: =××23=
C25号混凝土垫层: =××24=
T梁翼板自重:=(+)/2××25=
每延米板宽自重:g= ++=++=
②每米宽板条的恒载内力:
弯矩:M=-gl=-××=-
剪力:Q=g·l=×=
公路II级:以重车轮作用于铰缝轴线上为最不利荷载布置,此时两边的悬臂板各承受一半的车轮荷载下图:
图2-2 行车道板计算(尺寸单位:cm)
后轴作用力140KN的着地长度为a2=,宽度b2=,铺装层的厚度H=+=:
a1=a2+2H=+2×=。
b1=b2+2H=+2×=。
最外两个荷载的中心距离d=,则荷载对于悬臂根部的有效分布宽度:
a=a+d+2l=++2×=
由于汽车荷载局部加载在T梁的翼板上,故冲击系数取1+u=,则作用于每米宽板条上的弯矩为:
M=-(1+ u))
=-×)
=-
作用于每米宽板条上的剪力为:
Q=(1+u)=×=
(基本组合):
M= M+ M=×(-)+(-)=-
Q= Q+ Q=×+×=
所以,行车道板的设计内力为
M=-
Q=
(短期效应组合):
M=M+=(-)+×(-)÷=-
Q=Q+=+×÷=
主梁内力的计算
结构自重效应计算
由计算跨径L=,,每侧栏杆机人行道构件重量的作用力为5 kN/m
结构自重集度
主梁:g=[×+(+)/2×(-)]×25= kN/m
横隔梁:
边主梁: g={[-(+)/2]×(-)/2}× ×5×= kN/m
图2-3 简支T梁主梁和横隔梁简图(尺寸单位:cm)
2 号梁:g=2×g= kN/m
中主梁:g=2×g= kN/m
桥面铺装层:g=[××23+(+)×7×24]/5= kN/m
栏杆和人行道:g=5×= kN/m
合计:
边主梁:g= g+ g+= +++= kN/m
2 号梁:g=+++= kN/m
中主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