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序言“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本《纲要》根据中央、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政府战略意图,明确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全市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第一篇发展目标和战略任务第一章“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新成就“十一五”时期,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工业强基求突破、农业固本求增效、城镇建管求升级、文化创新求繁荣、民生改善求和谐、社会稳定求发展的总体思路,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努力克服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5309元,“十一五”%%,;,%,基本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十一五”,比“十五”,%,超过“十一五”。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568元,年均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965元,%。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显著提高,衣食住行条件有较大改善。,%。通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40%的农村家庭用上了自来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0年,::,与“十五”末相比,,,。农业生产能力逐年提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得到加强,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粮食连续五年增产,,较“十五”末增加23万吨,%。畜牧养殖业向规模化、标准化、环保型发展,,%。林业生产跃上新台阶,顺利通过了省林业生态市验收。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全部工业增加值由“十五”,%,,%,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97家发展到152家,主营业务收入亿元以上的企业39家,食品、纺织、服装、皮革、医药、农机配件等支柱产业地位更加突出。产业集聚区初步形成规模,已建成面积5平方公里,修建道路23公里,建成标准化厂房10万平方米,引进蜀中制药、鹏宸制衣、三项服装、信德皮革等一批知名企业入驻。商贸物流、文化教育、房地产、信息、生活服务、金融保险等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在三产中比重达到55%,较“十五”。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基本完成,乡镇总体规划有序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先后修建了莲花大道西段、建设路、北苑路、东方大道、城东路等城市主次干道,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项城沙河大桥、市中医院迁建、人民会堂改造、沙河治理和滨河改造、垃圾处理场、天然气管网、污水管网改造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漯阜铁路电气化项城段改造、市党政综合楼、市一高北校区、人民医院病房楼等重大项目正加紧建设;三城联创取得显著成效,城市面貌大为改观。信息化稳步推进,移动电话用户达到52万户,。城区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程全面启动,;农村有线电视网络工程稳步推进,发展用户14万户。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农村道路、饮水安全、沼气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明显改善。,其中农村公路达到1714公里。城镇化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扩大到3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30万人。生态环境治理取得新进展。全面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组织实施了一批节能减排项目。推进了建筑节能、行政机关节能工作,能耗水平显著下降,万元生产总值能耗较“十五”%。加强环境保护工作,莲花股份、热电公司、皮革企业等污染重点企业的污染得到了有效治理。全市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28%%,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改革开放深入推进。供销、商务系统企业改制步伐加快。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行政审批事项大幅度缩减。政府投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