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金属材料的拉伸压缩实验报告.docx

格式:docx   大小:24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金属材料的拉伸压缩实验报告.docx

上传人:miao19720107 2019/2/25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金属材料的拉伸压缩实验报告.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金属材料的拉伸压缩实验报告金属材料的拉伸试验[实验目的] 1、测定低碳钢的下屈服强度ReL、抗拉强度Rm、断后伸长率A和断面收缩率Z。2、测定铸铁的抗拉强度Rm和断后伸长率A。 3、观察并分析两种材料在拉伸过程中的各种现象。 4、比较低碳钢与铸铁拉伸机械性能的特点。[实验设备] 万能试验机、游标卡尺、低碳钢和铸铁的标准试样等[实验原理] 按我国目前执行的国家GB/T228—XX标准——《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的规定,在室温10℃~35℃的范围内进行试验。将试样安装在试验机的夹头中,然后开动试验机,使试样受到缓慢增加的拉力,直到拉断为止,并利用试验机的自动绘图装置绘出材料的拉伸图。低碳钢拉伸曲线图铸铁拉伸曲线图试验机自动绘图装置绘出的拉伸变形ΔL主要是整个试样的伸长,还包括机器的弹性变形和试样在夹头中的滑动等因素。由于试样开始受力时,头部在夹头内的滑动较大,故绘出的拉伸图最初一段是曲线。[实验步骤] 1、试样准备: 用游标卡尺测量标距两端和中间三个横截面处的直径,在每一横截面处沿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各测一次取其平均值,用三个平均值中最小者计算试样的原始横截面积S0。 2、试验机准备: 根据低碳钢的抗拉强度Rm和试样的原始横截面积S0估计试验所需的最大荷载,并据此选择合适的量程,配上相应的砝码砣,做好试验机的调零等准备工作。 3、装夹试样: 先将试样安装在试验机的上夹头内,再移动试验机的下夹头使其达到适当位置,并把试样下端夹紧,应尽量将试样的夹持段全部夹在夹头内,并且上下要对称。完成此步操作时切忌在装夹试样时对试样加上了荷载。 4、检查试车: 启动试验机,预加少许荷载后,卸载回至零点,以检查试验机工作是否正常。同时消除试样在夹头中的滑移对绘制拉伸图曲线的影响。 5、进行试验: 开动试验机使之缓慢匀速加载,并注意观察示力指针的转动、自动绘图的情况和相应的试验现象,继续加载,观察试样的颈缩现象,直至试样断裂停车。记录所加的最大荷载Fm。 6、试样断后尺寸测定: 取出试样断体,观察断口情况和位置。将试样在断裂处紧密对接在一起,测量断后试样长度,计算断后最小横截面积Su。 7、归整实验设备: 卸回油缸中的液压油,清理试验现场和所用仪器设备,并将所用的仪器设备全部恢复原状。[实验数据记录] 碳钢与铸铁的拉伸、压缩实验一、实验目的 1、测定碳钢在拉伸时的屈服极限?s,强度极限?b,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测定铸铁拉伸时的强度极限?b。 2、观察碳钢、铸铁在拉伸过程中的变形规律及破坏现象,并进行比较,使用绘图装置绘制拉伸图。二、实验设备微机控制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液压式万能材料试验机、游标卡尺。三、实验试祥 ,避免试件的尺寸和形状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对试件的尺寸形状GB6397-86作了统一规定,如图1所示: 图1 用于测量拉伸变形的试件中段长度与试件直径d。必零满足L0/d0=10或5,其延伸率分别记做和δ10和δ5 2、压缩试样:低碳钢和铸铁等金属材料的压缩试件一般做成很短的圆柱形,避免压弯,一般规定试件高度h直径d的比值在下列范围之内: h 1≤d≤3 为了保证试件承受轴向压力,加工时应使试件两个端面尽可能平行,并与试件轴线垂直,为了减少两端面与试验机承垫之间的摩擦力,试件两端面应进行磨削加工,使其光滑。四、实验原理图2为试验机绘出的碳钢拉伸P-△L曲线图, 拉伸变形ΔL是整个试件的伸长,并且包括机器本身图2 的弹性变形和试件头部在夹头中的滑动,故绘出的曲线图最初一段是曲线,流动阶段上限B受变形速‘度和试件形式影响,下屈服点B则比较稳定,工程上均以B点对应的载荷作为材料屈服时的载荷PS,以试样的初始横截面积A0除PS,即得屈服极限: ?S?Ps A0 屈服阶段过后,进入强化阶段,试样又恢复了承载能力,载荷到达最大值Pb,时,试样某一局部的截面明显缩小,出现“颈缩”现象,这时示力盘的从动针停留在Pb不动,主动针则迅速倒退表明载荷迅速下降,试样即将被拉断。以试样的初始横截面面积A。除Pb得强度极限为延伸率δ及断面收缩率φ的测定,试样的标距原长为L0拉断后将两段试样紧密地对接在一起,量出拉断后的标距长为L1延伸率应为?b?PbA0 ?? 断口附近塑性变形最大,所以L1的量取与断口的部位有关,如断口发生于Lο的两端或l1?0?100%l0 1 在Lο之外,则试验无效,应重做,若断口距L。的一端的距离不在标距长度的中央3区域内,要采用断口移中的办法;以度量试件位断后的标距,1之间共有10格,断口靠近左段,如图3,从临近断口的第一刻线d起,向右取10/2=5格,记作a,这就相当于把断口摆在标距中央,再看a点到C1点有多少格,就由a点向左取相同的格数,记作b, ’‘令Lˊ表示C至b的长度,L表示b至a的长度,则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