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钢厂安全事故案例总结某炼钢厂安全事故案例汇编一、引流不戴防护镜,烫伤眼睛失光明事故经过: XX年5月21日中午,1#机机长李某某在组织热换包时,为优化定尺先堵5流,开浇后开的五流,停浇9分钟,当其它4个流开浇正常后,当班拉钢工闫某在5流引流后打摆槽起步拉钢,因保护渣潮湿,钢水四溅,烫伤李某某左眼,经过北京同仁医院治疗,一年有余尚未康复。原因分析: 1、 2、 3、身为机长的李某某保用品穿戴不齐全,不戴防护面罩,违章作业。保护渣潮湿,盲目指挥开流造成钢水喷溅,使本人左眼被烫伤。1#机经改造增流后,二冷抽风机没能同步配套改造,抽风量没有满足增流需求,蒸汽大,使保护渣受潮。预防措施: 1、 2、对全员加强教育,上岗作业前必须穿戴整齐。对各级管理人员进行教育,严于律己,带头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杜绝违章指挥。 3、增大二冷室排污抽风机的抽气量,解决蒸汽外排问题。二、违章操作先挂副钩,平台洒铁炉前遭殃事故经过: XX年5月25日15时50分左右,天车工乔某驾驶加料跨2#天车吊着铁水罐准备给3#炉兑铁水,为抢时间,在往东开大车的同时挂小钩。在大车行驶至1#转炉北侧,由于操作失误,副钩起升过快,将约一吨左右的铁水倒出,洒在1#转炉东北侧约4m、偏东约米的钢板上,铁水四溅。这时1#转炉炉前有9人正在补炉作业,4人被飞溅的铁水烫伤。其中1人烫伤较重,经送医院救治初步诊断为:双下肢烫伤面积40%,另3人头后部、后背、后腰部轻度烫伤。原因分析: “不准提前挂小钩”的规定,在无人指挥,无人挂钩的情况下自行挂小钩同时开动大车,违章作业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当发现副钩挂上后起升过高铁水有洒出危险时,没能将控制器迅速拉回零位导致铁水洒出。 ,缺乏责任心,明知炉前平台多人作业,视而不见,侥幸心理作怪,麻痹大意,造成事故。预防措施: ,要求举一反三,吸取事故教训,杜绝类似事故的发生。 ,重点整顿操作纪律,整顿习惯性违规操作行为,杜绝违章,提高安全意识,增强责任心。 ,联系本厂实际,全面修订、补充、完善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要使每名员工了解设备状况及其性能,减少、杜绝盲目操作,提高员工操作技能和专业素质。三、设施不全+未精心操作=氧枪坠落事故经过: XX年9月23日,转炉车间丙班1#炉一助手,操作氧枪在下枪吹炼过程中,由于没有涨力报警和连锁装置,氧枪卡住不动,钢丝绳松,在处理当中氧枪坠落,钢丝绳断。原因分析: 没有连锁和钢丝绳涨力报警,没有确认到位。预防措施: 恢复氧枪涨力报警装置,加强责任心,提高操作水平,精心操作。五、熔渣入水坑,爆炸险伤人事故经过: XX年9月28日,渣跨2#天车工王某,由于某些原因没有空盆,这时2#炉出渣,王从2#炉上把渣盆吊起,在未看清地面有人作业和渣坑潮湿有水时,便倾倒红渣,导致爆炸事故发生,险些伤及地面作业人员。原因分析: 1、天车工王某责任心差,在未了解地面情况便擅自翻包。 2、地面无专门指挥翻包人员。 3、红渣未有足够时间冷凝。 4、渣跨打水太多,导致地面积水。预防措施: 1、天车工翻包前必须确认是否具备一切可行条件。 2、地面设专人指挥翻包。 3、刚下线的渣包要有足够的冷凝时间才能翻包,并做好记录。 4、渣跨打水冷却时不能使地面积水。六、指吊站位不当,晃动将手挤伤事故经过: XX年9月28日凌晨2:00左右,为做好3#炉开炉前的准备工作,总炉长冯某安排3#炉炉前工:张某等6人前去清理3#炉下渣道。张某等人用钢丝绳将一截3m左右的旧道轨捆绑在1/3处用钢包车向南拉出;当道轨拉至吹氩平台下东侧时,由于道轨头部顶在道基的螺杆上钢包车未及时停车,致使道轨尾部甩起,将站在东侧指挥钢包车的陈某身体带起擦着东侧的护墙落下,造成左小臂被护墙上的钢渣严重刮伤。原因分析: 1、指挥开钢包车的陈某发现道轨头部顶在道基螺杆上,麻痹大意,未及时指挥钢包车停车。 2、陈某站位不好,工作中麻痹大意,安全防护意识差。 3、炉长安排工作不细致,安全防范措施、联保互保制度落实不到位。预防措施: 1、加强培训、教育,增强员工的安全防护意识。 2、炉长在安排工作时安全防范措施和联保互保制度要落实到位。七、违章操作钩头落,将人砸翻酿大祸事故经过: XX年11月9日22:30分左右,钢水3#天车司机给3#机上完钢后,同时落下主付钩开车前去东侧钢包修砌平台处进行翻包,此时钢水50T从3#机吊下空钢包要进行倒渣,天车司机马某便将车开至2#炉出钢口处进行避让,同时将付钩打到了上升档,等50T倒完渣后在向东开车将钢包放在钢包修砌平台处灌水口沙时,付钩钩头上天,将正在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