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双向IO口与准双向IO口的区别.doc

格式:doc   大小:146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双向IO口与准双向IO口的区别.doc

上传人:drp539608 2019/2/25 文件大小:14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双向IO口与准双向IO口的区别.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为什么P0是双向口,这里的差别是什么呢?最主要原因是:P0没有上拉电阻,所以当P0最IO口的时候一定要加上上拉电阻,否则的话,你输出的1就是无效了,这样T2截止了,那么P0都就是呈现高阻状态了。下图分别是P0,P1P2P3的读写数据,红线表示输出,蓝线表示输入(读引脚)还有一个就是读锁存器的,没画出来。在读引脚的时候,有一点注意:每当读引脚的时候要确保场效应管T2是截止的,否则的话1(高电平)外部数据读不出来,T2会把它拉低,所以通过MOVPX,FFH,把T2截止,就完美了。在单片机学****开发和应用中,IO口的配置对功能的实现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介绍常见的四种配置,而现在很多单片机都兼有这四种配置,可供选择。,当IO输出为高电平时,其驱动能力很弱,外部负载很容易将其拉至低电平。当IO输出为低电平时,其驱动能力很强,可吸收相当大的电流。准双向口有三个上拉晶体管,一个“极弱上拉”,当端锁存器为逻辑“1”时打开,当端口悬空时,“极弱上拉”将端口上拉至高电平。第二个上拉晶体管为“弱上拉”,当端口锁存器为逻辑“1”且端口本身也为“1”时打开,此上拉提供的电流,使准双向口输出为“1”。如果此时端口被外部装置拉到逻辑“0”时,通过施密特触发器,控制“弱上拉”关闭,而“极弱上拉”维持开状态,为了把这个端口拉低,外部装置必须有足够的灌电流能力,使管脚上的电压,降到门槛电以下。第三个上拉晶体管为“强上拉”,当端口锁存器由“0”跳变到“1”时,这个上拉用来加快端口由逻辑“0”到逻辑“1”的转换速度。准双向口做为输入时,通个一个施密特触如器和一个非门,用以干扰和滤波。准双向口用作输入时,可对地接按键,如下图1,当然也可以去掉R1直接接按键,当按键闭合时,端口被拉至低电平,当按键松开时,端口被内部“极弱上拉”晶体管拉至高电平。当端口作为输出时,不应对地外接LED如图形控制,这样端口的驱动能力很弱,LED只能发很微弱的光,如果要驱动LED,要采用图3的方法,这样准双向口在输出为低时,可吸收20mA的电流,故能驱动LED。图4的方法也可以,不过LED不发光时,端口要吸收收很大电流。,关闭所有上拉晶体管,只驱动下拉晶体管,下拉与准双向口下拉配置相同,因此只能输出低电平(吸收电流),和高阻状态。不能输出高电平(输也电流)。如果要作为逻辑输出,。这种配置也可以通过上图3和图4来驱动LED。,具有较强的拉电流能力,不同的是,具有持续的强上拉。因此可以用上图2的方法来驱动LED。(高阻配置)这种配置不能输出电流,也不能有收电流,只能作为输入数据使用。以上四种配置各有其特点,在使用中应根据其特点灵活运用。准双向口的最大特点是既可以作为输入,也可以作为输出,不需要通过控制切换。推挽输出的特点是,无论输也高电平还是低电平都有较大的驱动能力,在输也高电平时,也能直接点亮LED,这在准双向口中是不能办到的。这种配置不宜作为输入,因为这需要外部设备有很强的拉电流的能胃。仅为输入配置的特点是端口只能作为输入使用,可以获得很高的输入阻抗,在有模拟比较器或ADC的端口中用得较多。开漏输出配置与准又向口相似,但内部没有上拉电阻。有很好的电气兼容性,外部接上拉电阻到3V电源,就能和3V逻辑器件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