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长坝大桥空心薄壁高墩施工技术方案 secret.doc

格式:doc   大小:10,895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长坝大桥空心薄壁高墩施工技术方案 secret.doc

上传人:雾里行舟 2019/2/25 文件大小:10.6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长坝大桥空心薄壁高墩施工技术方案 secret.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长坝大桥空心薄壁高墩施工技术方案工程概况简述1、概况:长坝大桥左右幅各设一联:5x40;上部采用预应力砼(后张)T梁,先简支后连续;下部结构0、5号桥台采用U台,1、2号桥墩采用空心墩,其余墩采用柱式墩,0、5号桥台采用扩大基础,其余桥墩采用桩基础。本桥平面分别位于圆曲线(起始桩号:K11+170,终止桩号:K11+,半径1195米,右偏)和缓和区县(起始桩号:K11+,终止桩号:K11+,右偏)上,纵断面位于R=25000m的竖曲线上,墩台径向布置。桥墩形式采用原则:按墩身高度采用,墩身高度低于45m的采用双圆柱墩、桩基础,墩身高度高于45m的采用空心薄壁墩、承台桩基础。桩基础除长度水中施工的桩基及桩长大于18米的桩采用桩基础外,其余均为挖孔桩基础。本设计考虑路线纵坡及墩身高度影响,左右线桥中2、3号墩采用墩梁固结。2、地形、地貌桥位地外于重庆省南川市三泉镇半河村7组长坝,桥位位于龙岩河右岸斜坡下部,分左右幅。与S104省道平行,水平距离82m,高差约为71m,桥位区跨越一季节性冲沟,降雨时沟底有两股沟水交汇于桥位下方,沿地形走向向南西侧排泄,水流量受季节变化影响较大。桥位区属构造-剥蚀低山地貌,桥位位于龙岩河右岸斜坡下部,整体北东高南西低,,地形起伏较大,下陡上缓。桥位位于地形陡缓的边界处。两桥台中间为冲沟,桥址区地形起伏较大,地面高层为643~717m,相对高差约74m,3、技术标准:1)、设计车速80km/h;2)、设计荷载:公路一级;3)、设计基准期:100年;4)、设计安全等级:一级;5)、桥梁宽度:,桥梁分上下行两幅并列独立桥梁,单幅桥宽12米,(防撞护栏)+11m(行车道)+(防撞栏杆);6)、通航要求:无7)、设计水位:SW1/300=;8)、地震基本烈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9)、基本风速:。4、采用规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D60-2004《公路钢筋砼及预应力砼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D61-2005《公路桥梁搞风设计规范》JTG/TD60-01-200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公路工程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035、主要材料砼:桩基础及承台C30;;预制T梁、现浇桥面C50。6、空心薄壁墩墩高度及下部结构墩号墩高(m)矩型墩截面备注1号墩4747600X3002号墩6060600X300二、长坝大桥高墩施工方案在选择高墩施工方案时我部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钢筋、模板的起吊,砼的运输及入模办法,施工人员的上下墩方式: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权衡安全因素,对于高墩身,主墩身采用120级塔吊起吊模板、钢筋及施工机具,引桥墩身采用80级型塔吊起吊模板、钢筋及施工机具,在高度大于60米的墩身施工时安装电梯来解决施工人员的上下墩问题,砼均采取集中拌和,罐车运输,用HBT80型砼泵送入模。这样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安全性,树立企业形象,解决本项目工期紧的问题。2、墩身模板的配置:(1)主桥下部长坝大桥1、2#桥墩为薄壁空心墩。本项目工期紧,为确保工期和施工质量,墩身模板采用PJ-200悬臂模板,PJ-200悬臂爬升模板广泛用于大坝、桥墩、混凝土挡土墙、隧道及地下厂房的混凝土衬砌等结构的模板施工,施工简单、迅速,经济,混凝土表面光洁。悬臂模板有不少独特的优点:①支架、模板及施工荷载全部由预埋件总成承担,不需另搭脚手架,适于高空作业。②模板部分可整体后移600mm。③利用锚固装置使模板与混凝土墙面贴紧,防止漏浆及错台。④借助调节螺杆机构,模板可相对支架作上下调节,使用灵活。⑤悬臂支架设有斜撑,可方便地调整模板的垂直度,后倾最大角度能达到30°⑥各连接件标准化,通用性强。⑦模板下部设吊平台,可用于埋件的拆除及混凝土表面处理。其模板方案附后(2)设备、模板配置主墩为双肢空心薄壁墩,左右各2个,两主墩共8个主墩,配四套悬臂提升模板,8套悬臂挂架。各工作区各一半;边墩过渡墩每工作区各8个空心墩采用主墩提升模先行施工(考虑到施工进度实际情况),已完成的高墩桩基、承台先行施工,与主墩有工期冲突时再随时调整。9、10#两主墩各配塔吊、人工电梯各一台,以满足材料、设备、人员垂直上下问题与施工问题。边墩过渡墩身每工作区,相邻两墩共用一个塔吊,一侧两个台塔吊,共四台塔吊。人员上下方案均采用搭设钢管支架设置人工梯方法解决。同时也可采用墩身附着式台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