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MIC):低阻抗平衡输入插孔。它的抗干扰性强,噪声低,一般用于有线话筒和会议话筒的连接。2.+48V幻像电源:这个按钮是48V幻像电源开关是为电容话筒供给48V幻像电源的电工作状态时按钮的指示灯会亮。(LINE):输入阻抗高,一般用于输入除会议话筒、有线手持话筒外的其他音源。一般这些音源由线路输出,为高电平声源。(MICGAIN):话筒的输入增益调节钮(10-60dB的增益范围),调节它来控制话筒的灵敏度。:切除一些不想要的混浊的低频声,其效果很理想,特别是用来处理人声。将输入声信号的频率成分中100Hz以下的成分切除。(INS):它是一种特殊使用的插座,平时其内部处于接通状态,当需要使用时,插入1/4"TRS插头(大三芯),将线路输入或话筒输入的声信号从尖端(Tip)引出去,经外部设备处理后,再由环(Ring)把声信号返回到调音台。(DIRO/P):使用平衡式1/4"TRS,直接输出该通道输入的声源信号。主要用于外接效果器或多声轨录音机。实际上可看成是调音台的输出通道,只是它输出的信号是对应输入通道的独立信号,而不是混合后的节目信号。(DIR/PRE)该按键开关控制着DIR通道均衡器的接入或旁通。它可以比较本通道输入信号均衡前和均衡后的效果。DIR/PRE按下时,直接输出信号,不经过均衡,推子,哑音。9.、均衡器调节旋钮——频响控制:这组旋钮共有六个,对应调音台输入通道的四段均衡器(均衡器段数和功能不同,其旋钮个数也不同)。各输入通道均衡器是独立的,只对本通道信号起作用:HF:高频电平调节旋钮。此旋钮用来控制进入该通道声源信号的高频率成分的电平,它对应一个固定中心频率、低Q值、宽频带带通滤波器(BAND-PASSFILTER,简称BPF)。顺时针旋转此钮,信号的高频电平得到提升;反之则衰减。如果将选钮置于中心“0”位(12点0DB),输入声源信号的高频率成分既不提升也不衰减。不同的调音台其最大提升量和最大衰减量不同,但它们是相对称的。即最大提升量与最大衰减量相同。这个频段主要是补偿声音的清晰度。HMID:高中频调节旋钮。这里有两个作用不同的旋钮:上面一个旋钮是扫频旋钮,用来选择高中频带通滤波器的中心频率。它对应一个高Q值、窄频带、中心频率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可调的带通滤波器。此旋顺时针调节,中心频率提高;反之中心频率则降低。下面一个旋钮是高中频成分电平调节钮,与上述高频成分电平调节钮相似。它控制输入声源信号高中频带成分电平的提升或衰减量。LMID:低中频调节旋钮。这里也有两个旋钮,其作用与高中频调节旋钮对应的两个旋钮相同,只是对应的频段不同,这里不再赘述。LF:低频电平调节旋钮。该旋钮控制输入信号低频成分电平的提升和衰减。调整方法与前述高频电平调节旋钮相同。它也是对应一个低Q值、宽频带、固定中心频率的带通滤波器,只是其中心频率设在低频段衡前模式。(EQ)该按键开关控制着通道均衡器的接入或旁通。它可以比较本通道输入信号均衡前和均衡后的效果。按下此键,均衡器接入输入通道。输入声源信号即可通过均衡器进行频率修正,促使均衡器各调节钮均起作用;反之,若不对输入信号进行频率修正,即抬起此键,输入信号对均衡器旁通而直接进入后面电路,此时均衡器各调节钮不起作用。有些调音台不设均衡器旁通开关。这样,当不需要对输入信号进行频率修正时,均衡器对应各频率成分电平调节钮需置“0”位。(AUX)——分电平调整一般,调音台都设有几路辅助输出通道,而且在调音台各输入通道均设有与辅助输出通道对应的辅助输出电平调节旋钮,用来控制相应输入通道分别送到各辅助总线上的信号电平。该信号与其他通道送到辅助通道送到辅助总线的信号混合后,送至主控部分的辅助输出端口输出,作为下级设备的信号源。顺时针调节旋钮,送入辅助总线的信号电平增加;置“0”位时关闭,即该通道信号不送入辅助总线,辅助输出的节目信号中就不含这个输入通道的信号。调音台的辅助输出信号可用作扩声系统的辅助扩声、舞台返送监听,也可用作调音、室、演员休息室等其他场合监听或录音等。辅助输出还可用来连接效果器等信号处理设备,此时辅助输出信号送入信号处理设备,经加工处理后,再从信号处理设备输出端送回到调音台主控部分的立体声返回(RETURN)端口,将信号送到立体声主输出总线(GROUPBUSES)上,(PRE)按钮,(PAN)该旋钮用来控制立体声声像的位置,或者说是控制本通道输入信号进行立体声平衡处理的。当旋钮置于“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