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雪峰山隧道设计说明隧道概况雪峰山隧道地处福建西北部,穿越雪峰山主峰。主要穿越将乐县莫源乡、南口乡、大坪、沙溪仔村、张源村、白沙公区、雪峰山主峰和后门山山峰、大排山山峰以及沙县夏茂镇后垄村。进口位于将乐县城郊上苦竹村,出口位于沙县夏茂镇后垄村。隧道采用单线双洞方案,左线隧道进口里程DK300+850,;右线隧道进口里程YDK300+840,;左线隧道出口里程DK318+692,;右线隧道出口里程YDK318+676,。左线隧道全长17842m,右线隧道全长17836m。隧道最大埋深948m。其中,DK300+850至DK309+385为XPFJ-1标,湖管斜井,三洋斜井、平导为XPFJ-1标;DK309+385至DK318+692为XPFJ-2标,白沙斜井与溪源斜井为XPFJ-2标。全隧道设置4座斜井,平导一座。辅助坑道设置一览表坑道名称与线路交点里程断面形式主要参数湖管斜井DK305+,位于左线线路前进方向左侧,与线路平面夹角90°,%三洋斜井DK308+000无轨运输单车道+,位于左线线路前进方向左侧,与线路小里程方向夹角40°,%白沙斜井DK310+,位于左线线路前进方向左侧,与线路正交,%,斜井井身线位平行于左线,并且位于左线左侧125m溪源斜井DK315+800无轨运输单车道+,位于左线线路前进方向的左侧,与线路大里程方向夹角40°,%进口平导DK304+060无轨运输单车道+错车道长3180m,左线线路前进方向左侧设置平行导坑,平导与左线线路中线平行,间距为25m隧道建筑限界及衬砌内轮廓本隧道采用双洞单线隧道,~45~,由进口~出口变化。设计行车速度为200km/h,并预留进一步提速条件。本隧道根据《新建时速200~2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40号)中建筑接近限界及《200Km/h客货共线铁路双层集装箱运输建筑限界(暂行)》(铁科技函〔2004〕157号)确定隧道建筑限界。隧道内单侧设置贯通的救援通道,,,,救援通道底面高于内轨顶面30cm。曲线上的隧道,内轮廓不设曲线加宽,。洞内轨道及照明设置1、按重型轨道、无缝线路标准设计;2、道床:隧道内采用无砟轨道整体道床,;3、隧道内设置固定式电力照明和应急照明设备,洞内专用洞室设置固定和应急照明设备。线路平面与线路纵坡设置左线隧道进口段位于左偏曲线上,曲线半径R=4500m,;左线隧道其余地段均位于直线上。右线隧道进口段位于左偏曲线上,曲线半径R=4500m,;出口段位于左偏曲线上,曲线半径R=8000m,。右线隧道其余地段均位于直线上。左、右线隧道内纵坡均为人字坡。左线隧道变坡点里程依次为DK301+410、DK310+500,从隧道进口至出口坡度依次为3‰、6‰、-‰,坡长依次为1120m、9090m、;右线隧道变坡点里程依次为YDK301+420、YDK310+500,从隧道进口至出口坡度依次为3‰、6‰、-‰,、9080m、。隧道洞门设计隧道进口采用双侧挡墙柱式洞门,出口采用帽檐斜切式洞门。左线:进口里程DK300+850,出口里程DK318+692;右线:进口里程YDK300+840,出口里程YDK318+676。为确保施工顺利进行,洞口临时开挖边、仰坡应进行喷锚网防护,并按设计施工完成长管棚后才能进行暗洞施工。隧道衬砌结构设计左(右)线隧道进口DK300+850~+957,YDK300+840~+947段和出口DK318+671~+676段为明洞、出口DK318+676~+692及YDK318+660~+676为斜切式洞门,除上述地段隧道采用整体式衬砌外,其余地段均采用复合式衬砌结构。复合式衬砌由初期支护、防水隔离层与二次衬砌组成,Ⅱ级围岩采用底板结构形式;Ⅲ级围岩根据地质条件采用底板结构形式和曲墙加仰拱结构形式,Ⅳ~Ⅴ级围岩采用曲墙加仰拱结构形式。隧道衬砌及辅助施工措施见附表1~2“雪峰山隧道左、右线正洞衬砌分段与辅助施工措施一览表”。隧道防排水设计防排水原则1、一般地段采用“防、排、堵、截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