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周而不比论语有朋到远方来,不亦悦乎?——孔子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交到好朋友,等于给自己打开了一个最友善智慧的世界,能够让我们的人生具有光彩。——于丹本课主要告诉我们关于交友的四个方面的内容,请找出相应的章节。交友的原则:察友的方法:择友的标准:相处之道:1、2、3节4、5、6节7节8----14节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一、交友的原则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团结众人,但不朋比为奸。君子有原则有立场,不同流合污;团结众人,但不结党营私。许衡我心有主元代学者许衡外出,天气炎热,口渴难忍。路边正好有棵梨树,行人都去摘梨止渴,唯有许衡不为所动。有人问:“你为何不摘梨止渴?”许衡道:“不是自己的梨,怎能乱摘?”那人说:“这梨没有主人。”许衡说:“梨虽无主,但我心有主。”一、交友的原则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善善恶恶请列举生活中不能做到“善善恶恶”的种种现象明辨是非爱憎分明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二、察友的方法管宁华歆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砾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孔子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三、择友的标准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孔子认为交朋友应该有一定标准,那就是与正直的人交友,与诚信的人交友,与博学多闻的人交友。同时孔子又指出了三种“损友”——有害的朋友:便辟(谄媚逢迎)者、善柔(假装和善)者、便佞(巧言善辩)者。整句话可理解为:  “与喜欢巴结讨好的人交友,与虚伪的人交友,与夸夸其谈的人交友,是有害的。”三、相处之道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孔子认为和朋友相交,就应该对自己要求严格;而对待别人的过错,就不要像对自己那么严格,用现在的话讲就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可以远离朋友的怨恨了。不怨天,不尤人。——孔子遇事要多责怪自己,不要一味迁怒他人,也不要一味埋怨上天的不公。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道家“以德报怨”何如?以怨报怨又何如?以直报怨:不能弘扬正气,打击邪恶。冤冤相报何时了?善善恶恶,弘扬正气用我们的磊落、高尚人格,坦然在面对这一切。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前句讲要多方面全面考察一个人,后句讲不能因一个人的不足而否定他的一切,不把人一棍子打死。有一次,管仲和大臣们交谈,对大臣们说,当初他穷困时和鲍叔合伙经商,每次分利时都是他分的多,而鲍叔并不认为他贪财;他做生意亏本时,鲍叔并不认为他愚蠢,而是说他时运不佳;他三次出仕,三次被逐,鲍叔并不认为他没有才能,而是认为他生不逢时;他三次作战失利,鲍叔并不认为他怯懦,而是知道他家中有老母要照顾;他在受刑期间,受了许多屈辱,鲍叔并不认为他鲜廉寡耻,而是了解他不拘小节而耻于才智无法显露。最后管仲感叹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