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郑州通用航空试验区总体规划(2014-2030年)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docx

格式:docx   大小:92KB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郑州通用航空试验区总体规划(2014-2030年)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docx

上传人:350678539 2019/2/25 文件大小:9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郑州通用航空试验区总体规划(2014-2030年)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郑州如何打造全国第一世界一流通用航空产业通用航空是指除军事、警务、海关缉私飞行和公共航空运输飞行以外的航空活动,包括从事工业、农业、林业、渔业、矿业、建筑业的作业飞行和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海洋监测、科学实验、遥感测绘、教育训练、文化体育、旅游观光等方面的飞行活动。目前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郑州航空产业园也在起步向前发展,终极定位希望打造成国内第一、世界一流的通用航空产业基地。一、,年飞行小时约4000万小时。庞大的通用飞机机群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欧洲等发达国家。其中国际知名的通用航空制造企业包括主要产品为活塞及涡浆类飞机和公务机两类的美国塞斯纳飞机公司;主要生产SR20、SR22两种飞机并被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并购的美国西锐飞机公司;全球通用飞机行业唯一能够提供两座、四座单发或双发活塞式飞机的制造商奥地利钻石飞机公司;全球第四大通用航空飞机制造商Piper飞机公司;加拿大庞巴迪飞机制造厂是世界第三大民用飞机制造商,产品含有公务喷气飞机和水陆两栖飞机;巴西航空工业公司也生产喷气公务机;美国豪客比奇飞机公司主要生产公务机、涡桨飞机、活塞发动机飞机;还有一些东欧、俄罗斯等等国家的公司也生产通用飞机。,美国是通用航空大国,全世界所有通用飞机中,不仅75%的机队在北美,同时近90%的通用飞机是美国制造的。美国通用航空市场的发展已基本趋于成熟,法律法规、基础设施和管理等各项条件完备,美国通用航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代表着世界通用航空发展的方向。2010年,,持有效飞行驾驶执照人员60多万名,其中通用航空飞行员约为40万人,接近2万个通用航空机场。通用航空每年飞行2700万小时,通用航空每年创造超过千亿美元的经济收入。2010年通用航空年飞行小时达到2400万,其中2/3的飞行小时属于商务飞行,。通用航空产业为美国经济直接贡献达1500亿美元,。除美国以外,澳大利亚、加拿大、巴西等国家的通用航空整体实力和发展水平也比较高。扫一扫获取更多通航资料二、,中国通用航空产业有专业技术人员8000多人,其中飞行人员3600多人;通用航空企业103家,通用航空机队在册总数为1120架,其中国内生产的飞机占40%。自2003年起,%。全国从事通用航空经营的企业约为100家。,我国通用航空总飞行作业量逐步回升,2001、2002年均超过历史最高水平,目前作业量每年都在提升。从通用航空使用的飞机、直升机类型结构看,多集中在中小型机,这使得一些作业项目因缺乏生产工具限制了发展,影响了通用航空企业的经济效益。从飞机来源上看,64%以上的飞机是国产,而94%以上的直升机是从外国进口,不但使购机成本加大,同时带来直升机在营运、维修、航材供应上的许多不便,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直升机使用的正常性和效率的提高。我国通用航空占比重比较大部分的项目是农林化飞行和能源的勘探和开发中的直升机服务,但已出现向社会和公众提供服务的倾向,其最有代表性的项目为空中游览、短途航空通勤运输和公务飞行。、西安、天津、沈阳等地成立了航空产业基地。,中国将是最具潜力的公务航空市场之一。届时,中国公务机有望达到600架—1200架。近期,国内民航业内人士也在不同场合指出:中国公务机市场已从预热阶段进入到井喷阶段。有实力的航空投资者应看准时机,适时进军公务机业务。 1999年—2006年,我国公务机数量较少,发展速度较慢,行业处于起步阶段。2008年后,国内公务机的引进速度大幅加快,2010年引入了17架公务机,2011年前10个月就已增加了18架。目前,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且未来有巨大的增长空间。为何能作出这样的判断,原因有二。第一,众所周知,公务机提供商务旅行的航空服务,其需求量与经济总量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我国目前仅有公务机74架,。这个水平与美国、巴西、欧盟、日本等通航业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不断加大,公务机市场必将迎来更广阔空间。第二,从消费能力来看,我国公务机增长也有很大空间。据《2010胡润财富报告》显示,,其中有1900位十亿富豪和140位百亿富豪。他们年均消费为170万元,其中约有1/3的人能够承担公务机上千万元的购置成本和年均约300万元的维护成本。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