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几点建议.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几点建议.doc

上传人:drp539608 2019/2/26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几点建议.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徽州区潜口小学程芳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最早的启蒙老师。儒家传统讲“父母在,不远游”。但我们现实的状况却是孩子在,父母游,因留守而缺少家庭的亲情温暖,因父母的远离而丧失家庭教育的环境,这是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上面临的困境。父母都在外打工,留守在家的孩子便托给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其他监护人,他们虽然有的吃,有的喝,但这些孩子缺少别人无法给予的父母的爱及教育,在性格发展上,可能会不健全。圣人行无言之教。中国的家庭教育文化,是人类教育文化中的一个亮点,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色,不管是城里的,还是农村的,不管是有钱的,还是贫穷的,都把孩子的教育看成是最重的。一个具有良好家庭教育的孩子,他无论走进学校还是走上社会,都能很好地去发展自己,哪怕他没有什么学历。学校、家庭不仅仅是一个空间的差异,代表的还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思路。家庭教育是生活常识的教育,是教孩子在做人中学做事;学校教育是知识的教育,是教孩子在做事中学做人。家庭教育是每个人在一生中真真正正的基础教育,这一教育除了家庭没有别的可以替代。但是现在存在的情况是我们许多留守儿童的父母都外出打工挣钱,等我们的农民工朋友最终回到家乡,那时孩子已经长大,已经过了影响孩子成长的最佳时期。况且农村中留守儿童父母中的绝大多数人,其本身受到现代学校的科学知识教育就很少,当他们要教育在高新科学技术知识和能力都比他们强得多的子女的时候,教育水平自然很有限,教育能力很有限,办法也不会很多。如此长期下去的最终结果会是什么样子呢?没有安定生活环境中的良好家庭文化和社会文化教育的熏陶,留守儿童很可能学不到对社会、对家庭甚至是对自己负责任的态度,甚至会因得不到来自父母的教育而走向歪路。那么,如何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呢?我认为,可以采用多种模式,来解决这些孩子的家庭教育缺失。第一种是代理家长制,也就是我国古代说的“易子而教”。很多家长担心,代理家长如果自身有很多毛病,会影响到他们的孩子,另外代理家长管重了不是,管轻了没用。当然,这些问题是存在的,但这种方式之所以得到认可,还是有其成功之处的。今年我校就此做了一个实验:替留守儿童寻找代理家长。我班上的留守儿童汪杰在本学期,身上暴露了留守儿童的许多劣处:无心学****懒散、说谎、好斗等,作为班主任的我自动承当起他的代理家长,平时经常找他聊天,了解他内心的想法,帮他解决生活和学****中的困难,在校内我利用课余时间帮汪杰补缺补差,并让他当学****小组长,以此来激励他,并交给他一个后进生,让汪杰帮那个后进生补缺补差,汪杰是个聪明的孩子,一段时间下来,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他落下的学****迎头赶上,成绩上去了,与同学相处融洽了,也得到了同学的认可,汪杰的脸上露出了发自内心的开心笑容,他变得开朗多了。父母出去打工后,汪杰跟着年迈的奶奶生活,由于缺少管教,他不听奶奶的话,有时还恶言相向,在代理家长的这段时间,我根据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有目的地对汪杰进行教育,并通过在班上开展“人人喜欢我”的少先队活动,通过多种形式,让他从内心里领悟到尊老爱幼这一传统美德。现在的汪杰是一个活泼开朗,懂礼貌的积极向上的孩子。在汪杰的身上,我看到了代理家长的地位与必要性,在现在打工潮流下,我认为代理家长制有其推行的必要。当然,代理家长也要慎重选择。第二种是学校寄宿制。我很早就离开父母在学校过集体生活,在学校这个大家庭里,我学到了很多,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