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3
文档名称:

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及并发症预防措施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996KB   页数:8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及并发症预防措施课件.ppt

上传人:1017848967 2019/2/26 文件大小:99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及并发症预防措施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口腔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1、窒息原因:(1)为昏迷病人或吞咽功能障碍的病人行口腔护理时,棉球过湿或遗留在口腔内,漱口液流入或棉球进入呼吸道内,导致窒息。(2)有义齿的病人,操作前未将其取出,操作时脱落入气管,造成窒息。(3)为躁动、行为紊乱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时,因病人不配合操作,造成擦洗的棉球松脱,掉入气管或支气管,造成窒息。口腔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1、窒息临床表现:病人呼吸困难、缺氧、面色发绀,严重者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小便失禁、鼻出血、抽搐、昏迷,甚至呼吸停止。口腔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1、窒息预防:①意识不清者禁漱口,用血管钳夹紧棉球,每次只用1个棉球,防止棉球遗漏在病人口腔内。②棉球湿度适当,以不滴水为标准。③有活动性假牙者应先取下。口腔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1、窒息处理:①呼救报告医生。②取出异物(用手,血管钳,吸引器等)。③给病人取头低脚高位,拍背。开放气道,给氧,必要时人工呼吸。口腔护理并发症预防及处理2、口腔黏膜损伤及牙龈出血原因:(1)擦洗口腔过程中护理人员操作动作粗暴,止血钳夹碰伤口腔黏膜及牙龈,尤其是患肿瘤进行放疗的病人和凝血机制障碍的病人,更易引起口腔黏膜损伤及牙龈出血。(2)为昏迷病人牙关紧闭者进行口腔护理时,使用开口器方法欠正确或力量不当,造成口腔黏膜、牙龈损伤、出血。(3)漱口液温度过高,造成口腔黏膜烫伤。(4)患有牙龈炎、牙周病的病人,操作时触及患处易引起血管破裂出血。口腔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2、口腔黏膜损伤及牙龈出血预防:①夹棉球方法正确,不能用钳子直接接触黏膜.②擦洗动作轻柔。处理:①损伤黏膜处出血者立即止血。②保护受损黏膜(用西瓜霜等、云南白药等)。口腔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3、吸入性肺炎原因:多发生于意识障碍的病人,因漱口液或口腔内分泌物误入气管所致。临床表现:病人可出现咳嗽、咳痰、气促等,若病人神志不清,吸入时常无明显症状,1~2h后可发生高热、呼吸困难、发绀等,两肺闻及湿啰音,严重者可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胸部X线片可见两肺散在不规则片状边缘模糊阴影。口腔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3、吸入性肺炎预防:为昏迷、吞咽功能障碍的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时,禁忌漱口,应采取侧卧位,棉球不可过湿,防止病人将溶液吸入呼吸道。处理:(1)病人气促、呼吸困难时,可给予氧气吸入。(2)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积极抗感染治疗,并结合相应的临床表现采取对症处理;(3)高热可用物理降温或用小量退热剂;咳嗽咳痰可用镇咳祛痰剂。皮内注射法操作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一)(1)病人精神紧张、恐惧。(2)进针与皮纹垂直,皮内张力大,阻力大,推注药物时使皮纹发生机械断裂而产生疼痛。(3)药物浓度过高,推注速度过快或推药速度不均匀,使皮肤游离神经末梢受到药物刺激,引起局部痛觉。(4)操作者操作手法欠熟练。(5)注射时消毒剂随针头进入皮内,消毒剂刺激引起疼痛。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临床表现注射部位疼痛,推注药物时加重。有时伴全身疼痛反应,如肌肉收缩、呼吸加快、出汗、血压下降,严重者出现晕针、虚脱。疼痛程度在完成注射后逐渐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