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汉语专题》(一) 第一部分文字
辅导教师:四川电大通江县工作站马章荣
课程说明
本辅导电子教案主要是对《汉语专题》(一)中的第一部分——“文字”,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讲解,对教材中讲得较略的部分进行了补充,特别是对汉字的产生和性质,甲骨文的发现及研究,以及词量的有关知识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补充。这样为学员拓展知识面,使他们认识问题的视野更加开阔,分析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虽然本部分所讲的内容是文字,实际上讲的是汉字,因为世界上的文字有一百多种,不可能都去讲到,这里具体只讲了汉字。下面就什么是文字作一定义,并就汉字的产生、性质,字体的演变,汉字的字形结构,以及汉字的改革作逐一讲解。
二、汉字:它既是记录汉语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又是直接表示意义的书写符号系统。
功能:①记录语言②表达意义
一、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因为只有文字,才能记下语言,使语言流传后世,为后人所用。
世界文字主要有:汉字、英文字、阿拉伯文字、俄文字、德国文字、法国文字、西班牙文字、拉丁文字等。
第一章汉字的产生和性质
1、汉字的产生
(一)、结绳;神农、伏羲时代结绳记事
(二)、契刻;用于记数
(三)河图洛书;数字构成的图式
汉朝孔安国《尚书传》说:“河图者,伏羲氏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
“洛图者,禹治洪水、神龟负文而列于背有数至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畴”。表明“河图洛书”可能是由数字构成的图式。
河图<<返回>>
洛图<<返回>>
(四)八卦;用于记事
卦形
卦名
卦象
—
—
—
乾
天
––
––
––
坤
地
––
––
—
震
雷
—
––
––
艮
山
—
––
—
离
火
––
—
––
坎
水
––
—
—
兑
泽
—
—
––
巽
风
(五)图画记事通过描摹事物的形象来记录事情或表达某种意愿
2、汉字的性质
汉字是既表意、又表音的意音文字
周有光先生把文字发展按照表达方式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表形兼表意阶段甲骨文☉
第二阶段:表意兼表音阶段(形字声字占90%以上)
鋼、試、綜
第三阶段:拼音阶段
从三个方面看汉字的性质
第一、从汉字的构造方式(六书)上看
第二、从形声字上看
第三、从汉字的运用发展,既表意、又表音看
第二章、汉字的字体演变
一、汉字形体变化
汉字形体的发展以秦隶为分水岭,一般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古文字
第二阶段——今文字
①隶书以前的文字统称为古文字。
甲骨文、金文、籀文、大、小篆
②隶书以后的文字统称为今文字。
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二、汉字形体演变三步曲
1、从殷商甲骨文、商周金文演变为小篆
2、从小篆演变为隶书→→月
3、从隶书演变为楷书☉→Θ→日
从小篆演变为隶书,是字体变化最大的一次是古文字变为今文字的转折点。小篆的字形结构被打破,象形意味淡薄,符号性增强。小篆的圆转笔势逐步变为方折及横、撇、捺等笔画。小篆变为隶书,现代文字笔画的基本格局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