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简便计算》教学设计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29~31页。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基于标准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中的描述:(1)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等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4)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内容目标中的描述:探索并了解运算律,会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2、基于教材本节课是在理解与掌握加法与乘法的运算定律的基础上,学习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体会算法的多样性。本节课的学习主要通过不同解法的比较,学生能够感知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可以把一个因数拆分成几个因数再相乘,也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变得简便;还可以利用除法的运算性质,即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以这两个数的积。3、基于学情(1)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特别是对于加法、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及乘法的分配律,这些经验构成了学习本单元知识的认知基础。(2)将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的内容集中在一个单元学习,虽然系统性很强,但是教师教学难度增大,部分学生接受知识有困难,知识内容易混淆,课时安排也显得比较紧。在运用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时,学生仍然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这一点我们在备课中应有所意识,适当调整课时安排,并充分考虑学生练习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加强易混知识的辨析练习。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算法的多样性。2、通过比较两种算法,理解“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的算理。3、通过巩固练习,能运用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学习重难点:重点:学会运用运算定律及运算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难点:能根据题目特点灵活选择计算方法。评价任务:1、通过复习运算定律和口算的练习,采取师生、生生对话交流的方式,了解学生对于运算定律和是否能够灵活运用的掌握情况。2、结合课本的主题图,通过观察情境图,根据已知信息提出数学问题,采取展示、交流算法的方式了解学生是否能够独立解决问题及是否能够列出不同的算法。3、通过针对性的练习,了解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及容易出错的地方。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感知思想1、说一说我们学过的运算定律,并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小结:在解决问题时,灵活地运用这些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更加简便。2、我能很快地口算:25×4×6=7×8×125=4×7×25=你是怎样口算的?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3、我来试一试。25×2456×12528×25联系上题,你能想办法很快地得到结果吗?除此之外,还有别的方法吗?小结:在乘法中,有时可以利用拆分的方法把一个因数拆分成可以简算的几个因数,从而使计算更加地简便。二、结合情境,展示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