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浅析智能建筑的建筑设计.docx

格式:docx   大小:1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析智能建筑的建筑设计.docx

上传人:kang19821012 2019/2/28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析智能建筑的建筑设计.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析智能建筑的建筑设计现代社会在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已经成为一个高信息量的社会,人们的生活、工作及学****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信息。尤其在工作中,人们更需要高效率地处理所接收到的信息,然后应用到工作中去。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生活及办公环境的舒适、方便及安全都有了更高的追求。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已掌握了电子控制技术,在这些基础上,为了适应人们的要求智能建筑应运而生。现代社会对智能的定义可以用公式进行简单的概括,即:∈II-智能,HI-人的智能,AI-人工智能,II-集成智能而人的智能、人工智能与集成智能的关系又可以概括为:II≡HI+AI人们就是利用人的智能、人工智能及集成智能,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来设计、建设、管理智能建筑的。根据智能建筑的性质,建筑设计一般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智能建筑对项目策划及建筑设计的影响首先,设计师要准确界定所建建筑智能化的标准,这一方面需要设计师根据建筑物功能需要、国内智能化水平的程度及建筑物的规模进行定位。从规模上看,一般来讲建筑物的建筑面积达到2万m2以上用于智能建筑会更经济、实用。智能建筑的目标要尽量创造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智能建筑内的温度、空气质量、光线、独立而又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计算机网络、符合人体工学的办公家具、休息空间及建筑物外的景致和适当的隔离等等方面,都应充分体现设计师独具匠心的构思。设计时尽量避免大进深的平面布局,进深控制在10m左右,保证办公区充足的阳光和室外景观。外墙可以布置成凹凸状,。设计时应避免做固定扇的外窗。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柱网和层高。采用框架结构、框剪结构可以提供灵活多变的环境,一般9m的柱网对停车、空间分割及结构设计都比较适宜。由于智能建筑内部要求舒适的环境,所以所有管线均不能暴露,考虑到中央空调的管道、综合布线的要求、空调排水的坡度及架空地面等方面,建筑物的层高应大于,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办公区域的净空不小于,走廊里的净空不小于智能建筑内还要求行之有效的布线,而建筑物内的设备会产生热量、噪音,设备的维修及各个办公区和生活空间的不同性质还要求合理的区域划分,智能设施还要能根据气候、季节、光照变化自动调节建筑内的各项控制指标,以达到居住的最佳处境。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还要考虑智能建筑内的变化、发展及新增项目的可能性。2、智能建筑的天花板及墙面设计.1地面智能建筑内的地面可采用架空地面、预制线槽的楼板面层及地毯地面等。架空地面布线方便,容量大,双层地面可以分开布设强、弱电,更可以用于旧楼改造,但会造成地面高差,使人感到不方便。楼板面层预制线槽可在办公自动化房间内任何地方做接口,不会产生高差,施工方便,可布设在面层10cm内。在方块地毯下布置布线系统,一般是在层高受限制时使用,要求线路少、交叉点少的分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