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室外给排水设计特点.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室外给排水设计特点.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5/10/1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室外给排水设计特点.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室外给排水设计特点
作者:edward
0前言
  小区给排水的设计既要与大市政给排水管衔接好,又要与建筑单体进户管衔接好,同时要处理好一期和二期工程的设计深度。可以参考的设计规范有《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居住小区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等,在设计中要准确运用规范,知道其适用条件。笔者完成了此次广州大学城中大教学区室外给排水工程的规划、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一系列工作,对小区给排水的设计程序比较了解,现和广大读者交流一下小区给排水的设计经验,以期共同提高。
1工程概况
  广州大学城西邻洛溪岛、北邻生物岛、东邻长州岛。与琶州岛举目相望,。距广州中心约17km,距市桥约13km,距广州新城约17km。
  2001年,广州市编制完成了《广州市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规划确定东、南部为中心城区发展的主要方向。确定中心城空间布局的基本取向为:北优、南拓、西进、东联。
  广州大学城是广州市南拓轴上的重要节点,是广州信息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南地区高级人才培养基地、科学研究和交流的中心,是以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型技术产业基地之一,是学、研、产一体化发展的面向21世纪的信息化生态型城市新功能区。
  广州大学城的设计共分为五个组团,中山大学属于第一组团,而中山大学的设计又分为教学区和生活区两个区。教学区室外给排水的设计主要是室外给排水管道和附件的设计,其中给水管线4条(两条生活、两条消防),排水管线
2条。生活管线从大市政给水管网上引入,消防管线从图书管的小区消防加压泵房中引出,为保证供水安全性,给水管线均沿教学区环路环状布置。污水管网收集教学区污水后分散排入大市政污水管网,雨水经雨水管网就近排入教学区内水体。此次设计积极响应了广州大学城“一流的规划、一流的设计、一流的建设、一流的质量”的建设要求。
2管线综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道路下的市政管线也日益复杂。为减少道路二次开挖现象,维持人们的正常日常生活,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在专业管线设计前要宏观控制好市政管线。
  国外及国内某些城市利用综合管沟来解决这一难题。这种做法对交通特别繁忙、不允许随时开挖及地下空间特别狭小路段尤其有利,但是综合管沟也有弊端:一次性投资大,各管线的主管单位不同而很难协调,管沟内部的通风、防火、排水等问题很难妥善处理且其断面尺寸也很难预测。鉴于以上问题及结合南方城市的特点,作者认为在一般道路下可不设管沟,而是通过合理安排管位、合理控制管线标高、性质类同管线做成小管沟等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教学区内主环路宽16m,只有车行道和人行道,无快、慢车道之分,在道路两边为绿化带。根据《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98)(以下简称《规范》)规定,此道路只需在单侧配管,管位布置如图1所示。
图1 中大教学区道路管位布置
由于雨、污水管管径较大且埋深较深,故将其布置于车行道下。给水管管径小、埋深浅且是压力管道,检修频率高,一般设于人行道下,因此在两边人行道上分别设置两条给水管且靠近道路中心线一侧。电力、电信管分设在两侧人行道远离道路中心线一侧。

合理安排好各管线平面位置后还应合理控制各管线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