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天水围的日与夜——人生如此,浮生如斯《天水围的日与夜》,个人认为今年最好的华语电影。好电影大抵有两种,一种在百十分钟内的时间里,极尽精练,包含最多的内容,天马行空,令观者体验一种前所未见的人生。另一种则只是不急不缓,静静将生活还原于你的面前,恰如塔可夫斯基所说的“雕刻时光”,《天水围》属于后一种。对于许鞍华,这大概也是她真正返朴归真,洗尽铅华的一部电影。它没有《千言万语》、《投奔怒海》那样宏大的政治命题,没有《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那样的悲喜剧,超现实,以及隐藏的对历史愤怒的质问,甚至连《女人四十》、《男人四十》那样戏剧性较强的故事也没有,它就是生活,生命本身。看了这部电影之后,忽然想看胡金铨后期的那些作品。许鞍华真的是胡金铨的弟子,两人晚年的心境差不多是殊途同归的,胡金铨的武侠世界空山灵雨,超然禅意,而许鞍华的俗世生活夜以继日,宁静致远。一切都是克制的,淡然的,但又如此余意未尽,引人思考。如对于我,看这部电影便恍如回到十年前,少年时代所生活的时光。家安母亲和阿婆购物50元去抽奖,说,肯定抽不中的,果然抽不中——普通人的人生,大抵如此。没有惊喜,一切如常。日复一日的烧菜吃饭,母子间的相处,没有欣喜,没有争执,没有高深,没有娱乐,一切都是平淡的,家安死去父亲的牛仔裤,多年后家安穿不了了,母亲拿去楼下丢掉,想想又拣出来,叠好希望留给需要的清洁女工。然而抚摸着仔裤,于是想起了过往。我们就随着镜头就在一边隔着半道墙静静的看着,那一刻平时被琐碎的生活压制的孤寂与思念重又涌上心头,而生命与时间就这样静静的氤氲在空气之中。个人最喜欢两人回家看儿孙时那段在车上拍摄的那段空镜,车窗前的路延伸下去,犹似几十年的人生,就这样波澜不惊。命运,命运是什么?少年人不信命运,因为一切都有可能。老年人信命运,因为命运已经发生。我们在中间的,大概两者都有感触。在这个适者生存,人人争作人上人,甚至为此不惜把他人踩在脚下的社会里,我多么感动于电影里的这些乐于平凡的人——家安的母亲,一个超市里的女工。从旁人的讲述中,我们知道她是一个如《我这样过了一生》中杨惠姗的角色一般的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女性,他的几个兄弟都是他供养读书的,但自己却没有读,现在几个兄弟的生活都很好,子女都送到凡的生活,但她从未念及于此,仍然乐观淡定的生活着。只有家安的舅舅最后说,考不上学的话,就出国读书吧,钱的问题你不要担心——这里让我们看到他对家安母亲的感激。多么典型的善良的中着赠送的纸巾,但对别人又多么大方,钱物都可以随便送人,从来没有小气过。那个阿婆,买个电视,70块钱的运费都舍不得,3块钱的差价都要犹豫,但为了还人情,却可以送几百块的东西,金首饰可以买几个送给儿孙,送给自己喜欢的朋友。喜欢家安,家安帮她搬电视安灯泡,她便感动到将家安视为己出,看家安的眼神那么温暖。见孙子不到,便动情的说,将来我死了,也要保佑家安读书好……这里有中国人对于人情,面子的在意,但更多的,是骨子里的善良和温情。我见到很多人就是这样生活的,比如我妈是,我很多好朋友的母亲也是——好的人都是一样的。我想这种心境,会越来越少吧。比如我们这一代,都是独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