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中国古代建筑故宫赏析.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古代建筑故宫赏析.doc

上传人:zgs35866 2015/10/1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古代建筑故宫赏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中国古代建筑故宫的赏析
课程名称: 中国建筑艺术史
姓名: 李江
院系: 景观建筑设计
班级: 二班
学号: 20113341
日期: 2012/12/10

摘要: 首先中国从史至今成就了这么多的宏伟的建筑,都是继承了中国的优良的传统,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造就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古建筑则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而从古至今,涌现了非常多优秀的建筑设计师和大量的经典建筑,历朝历代皇宫园林、陵墓庙宇、桥梁民居等等都是一座座***经典。而故宫作为古代建筑的标志,更是融汇了古代建筑艺术家的全部心血。本文沿着故宫中轴线从文化、建筑风格等方面依次赏析各个建筑和宫殿。
关键词:古建筑;文化;风格;故宫;
1 紫禁城的由来
故宫古时名为紫禁城,是明清两代帝王行使王权和起居生活的宫殿,作为一个国家最豪华宏大的建筑,紫禁城所渲染的是帝王的无上尊严。说到紫禁城首先从名字说起,按照中国古代对宇宙的认识和幻想,紫微星恒,位于中天,众星环绕,永恒不移,乃天帝所居,称紫宫。紫禁城的紫就是采其“紫薇正中”之义来象征世上帝王的居所。而由于皇宫是皇帝的居所,戒备森严,因此才有紫禁城之名。
2 紫禁城中轴线建筑
北京城最惊人的就是贯通南北、长达8公里的中轴线,这条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楼,从永定门起一条笔直通向前门,大道两侧便是两座坛庙建筑:天坛和先农坛。进入前门就是今天的天安门广场[3]。
故宫是典型的中轴线对称建筑,贯穿天安门到神武门左右完全对称。天安门是皇宫的正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原名承天门,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清顺治八年改建,更名为天安门,取“受命于天、安邦之民”之意。而天安门位于紫禁城更是北京城的中轴,以及皇帝大婚或者御驾亲征才从天安门通过。沿着中轴线往里走,是端门,即正门、第一道门的意思。而其实端门的修建是为了延续周制中对皇宫建筑的要求,周制要求皇宫之前要有五道门,在北京明皇宫的修建体现了这一点:丽正门(前门)、大明门(中华门)、承天门(天安门)、端门、午门。过了端门之后则是午门,南门的意思。因为我国古代用十二地支表示方位,“子”是正北,“午”就是正南,所以故宫的南门就叫“午门”了。电视剧中经常有所谓“推出午门斩首”的说法,其实午门是只有古代皇帝举行各种大型仪式以及惩戒大臣的时候才会启用。过了午门是金水桥,金水桥跨越一条形似弓背的人工河,是进入故宫的第一道防御工事,所谓防御其实并不是用于防御战祸兵事而是作为神弓抵挡鬼怪的功用。金水桥共有五座,居中最长最宽的是主桥,过去只有皇帝才能通过,左右四座为宾桥,又宗室王公和文武百官通行。五座石桥全部用汉白玉石砌成,望柱和栏板刻有云龙纹的纹饰,造型优美,雕刻精细,宛如玲珑剔透的雕冰砌玉卧于碧波之上,于四周高大建筑的红墙黄瓦之中更是显得素雅美丽。穿过太和门就是故宫的中心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故宫的三大殿之一。殿前的阶梯高约
两米,是采用排云法也叫叠山法,整个台阶全用汉白玉砌成,意为云层。而整个大殿则似在白云之上,取起寓意天宫,象征着人世间最高的建筑,最高的威严。整个台基四周围绕石栏,有云龙云凤望柱1488根,前后各有三座石阶,中间石阶以巨大的石料雕刻有蟠龙,衬托以海浪和流云的“御路”。而太和殿相别于全国各地其他宫殿最大的装饰不同在于殿顶正脊和岔脊上的装饰,不仅使用了黄彩琉璃瓦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