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的真实状况.doc

格式:doc   大小:1,487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的真实状况.doc

上传人:zbfc1172 2019/3/2 文件大小:1.4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的真实状况.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岁月如流,深圳经济特区28岁了,而中国改革开放也步入了第30个年头。从一个渔火薄田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欣欣向荣的现代化城市,深圳借改革开放的东风,更是借助全国的力量,在荒野上书写华章。回顾改革开放初期的深圳,不由得让人感叹,世事时移,沧海桑田。不过,荣誉只能属于过去,深圳的前路依旧有很多坎坷,这座城市,必须更谦虚一些,更务实一些,更稳重一些。      本博文图片来自《》。  1979年7月20日,深圳蛇口的一声炮响,拉开了经济特区建设的序幕,也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蛇口经验和深圳模式成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摄影:何煌友)  上世纪八十年代,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初期的景象(本图片来自深圳福田图片杂志)  1979年2月23日,深圳召开四级干部大会,传达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并提出了将深圳建设成为商品出口基地和新型城市的目标.(摄影:何煌友)  1982年,两万基建工程兵南下进驻深圳,在荒地上建设城市,他们成为深圳建设的主力军(摄影:周顺斌)  1982年6月,深圳特区和非特区之间用铁丝网修筑了一道管理线,称为"二线".这道线把深圳分为特区内和特区内,俗称关内和关外,至今,这条管理线依然存在.(摄影:钟国华)  1981年,蛇口招商局打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这句曾经饱受争议的口号迅速传遍大江南北,成为那个时代的深刻印记.(摄影:江式高)  1987年12月7日,深圳国土局第一次以拍卖的方式拍卖土地使用权,敲响土地使用权拍卖第一次.(摄影:刘廷芳)  成千上万的工程兵和来自全国的建设工人为深圳的建设立下汗马功劳,这是位于深南大道的深圳第一幢高楼电子大厦建设时的场景.(摄影:周顺斌)  当年的深圳第一高楼电子大厦,如今已经被其他摩天楼完全围裹.(摄影:周顺斌)  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的流水生产线,位于石岩公社的线圈厂,.(摄影:江式高)  改革开放初期,物资紧张,居民都要凭票购买东西,以至于猪肉摊档前也经常发生口角.(摄影:何煌友)  上个世纪的深圳股市影像,那段股市狂热至今仍是很多人心里的印记,只是股市起起落落,能真正赚到钱的还是少数.(摄影:张新民等)  1984年1月,总设计师邓小平首次来到深圳,在蛇口与工人握手(摄影:江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