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器乐作品赏析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器乐作品赏析论文.doc

上传人:花开一叶 2019/3/2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器乐作品赏析论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引言】经过上半个学期的器乐作品赏析选修课,多多少少使我了解了一些音乐乐理的知识,也使我对音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在还没有上器乐作品赏析课之前,我也很喜欢音乐,不过只是喜欢听听唱唱流行歌曲和摇滚歌曲,对于那种专业的器乐作品音乐,并不是很喜欢,也从来没有想过要深入的去了解。其实不然,通过选修课,听由各种各样乐器演奏的中外名曲,学****乐理知识。让我深深的体会到音乐是可以表达一切的,欣赏经典的音乐的时候只需要我们放开心灵,去直接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我最喜欢的乐器是二胡。二胡是我国独具魅力的拉弦乐器。它既适宜表现深沉、悲凄的内容,也能描写气势壮观的意境,情感表现力极高。我最喜欢的器乐作品则是华彦钧(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二泉映月》这首曲子是阿炳结合自已坎坷的一生逐步发展形成的,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情感,就像是他悲惨凄凉一生的写照。【正文】一、《二泉映月》创作背景阿炳原名华彦钧,中国著名的民间音乐家,1893年生于江苏无锡。父亲华清和是无锡雷尊殿的道士,母亲在阿炳4岁的时候就离世。华清和很擅长道教音乐,在阿炳8岁时就开始教他二胡、琵琶、笛子、鼓这些乐器,年幼的他那时就已经表现出异于常人的音乐天赋。12岁已能演奏多种乐器,他尤其是喜欢二胡,在学****时更加的刻苦。18岁时被无锡道教音乐界誉为演奏能手。1914年,华清和去世,阿炳成为雷尊殿的当家道士,后来由于阿炳染上了恶****生活穷困潦倒。1927年,阿炳因患眼疾双目相继失明,无力参加道教活动,生活压力所致只能背着二胡街头卖艺谋取生计。从此他变为了街头艺人。阿炳是无锡城里技艺最出众的艺人,他正式启用艺名“瞎子阿炳”。阿炳所创作的乐曲终于在1949年获得了新生,那年无锡解放。第二年,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杨荫浏等人为了更好的保存民间音乐专程来到无锡为他录音。一共录制了三首二胡曲和三首琵琶曲,分别是《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1950年他已身患重病,不久后便与世长辞。阿炳一生中演奏的乐曲,大部分是他自编的,《二泉映月》就是其中的一首代表作,这是阿炳1950年亲自录音传谱的二胡曲。这首乐曲旋律委婉动听、跌宕起伏、意境深邃。以致在国际乐坛不胫而走,闻名国内外,成为许多著名乐团演奏的经典曲目。二、《二泉映月》曲名由来1950年中央音乐学院杨荫浏、曹安和教授专程来无锡为阿炳演奏录音,当时参加录音的还有祝世匡老先生。祝世匡曾在无锡报发表过《乐曲定名经过》一文,他在文中写道:录音后,杨先生问阿炳这支曲子的曲名时,阿炳说:“这支曲子是没有名字的,信手拉来,久而久之,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杨先生又问:“你常在什么地方拉?”阿炳回答说:“我经常在街头拉,也在惠山泉庭上拉。”杨先生脱口而出:“那就叫《二泉》吧!”阿炳说:“《二泉》不像个完整的曲名,粤曲里有首《三潭印月》,是不是可以称它为《二泉印月》呢?”杨先生说:“印字是抄袭而来,不够好,我们无锡有个映山河,就叫它《二泉映月》吧。”阿炳点头同意,于是《二泉映月》的曲名就这样定了下来。三、《二泉映月》个人感悟第一次听阿炳的《二泉映月》就被感动了,《二泉映月》是那样深沉浩瀚,是那样情真意切,是那样催人泪下。那是因为阿炳的心,阿炳的情,都柔化在二弦之中了。阿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