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湿疮(湿疹)诊疗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59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湿疮(湿疹)诊疗方案.doc

上传人:762357237 2019/3/2 文件大小:5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湿疮(湿疹)诊疗方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湿疮(湿疹)诊疗方案一、诊断(一):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94)。(1)急性湿疮皮损呈多形性,如潮红、丘疹、水疱、糜烂、渗出、痂皮、脱屑,常数种形态同时存在。起病急,自觉灼热,剧烈瘙痒。皮损常对称分布,以头、面、四肢远端、阴囊等处多见。可泛发全身。可发展成亚急性或慢性湿疹,时轻时重,反复不愈。(2)亚急性湿疮皮损渗出较少,以丘疹、丘疱疹、结痂、鳞屑为主。有轻度糜烂面,颜色较暗红。亦可见轻度浸润,剧烈瘙痒。(3)慢性湿疮多局限于某一部位,境界清楚,有明显的肥厚浸润,表面粗糙,或呈苔藓样变,颜色褐红或褐色,常伴有丘疱疹、痂皮、抓痕。倾向湿润变化,常反复发作,时轻时重,有阵发性瘙痒。:参照《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1)皮损形态有多形性,有渗出倾向(2)常对称分布(3)反复发作,慢性倾向(4)瘙痒剧烈(二)***证:皮肤潮红、丘疹、丘疱疹、水疱、糜烂、渗液;自觉灼热、瘙痒,可伴有心烦,口渴。舌红苔黄,脉滑数。:皮损色淡或褐,红斑、丘疹、丘疱疹、少量渗液或皮肤肥厚、粗糙;自觉瘙痒,可伴有食少,腹胀便溏,舌淡胖,苔腻,脉濡或滑。:皮损肥厚粗糙,鳞屑,苔藓样变,色素沉着;自觉阵发性瘙痒,夜间加重,可伴心烦失眠,舌淡红,脉弦细。二、治疗方案(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湿热浸***证治法:清热利湿。推荐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栀子、黄芩、生地、泽泻、当归、车前子、甘草。加减:出现脓包,加银花、连翘;出现发热,加大青叶;出现大便干结,加大黄;若瘙痒甚加苦参、地肤子。中成药:龙胆泻肝丸等。:健脾利湿推荐方药:除湿胃苓汤加减,苍术、厚朴、陈皮、猪苓、泽泻、赤茯苓、白术、滑石、防风、栀子、甘草。加减:滋水过多者,加苦参;胃呆纳差,加藿香、佩兰以芳香化湿;腹胀,加大腹皮;湿蕴化热者,加黄芩、连翘。中成药:参苓白术丸、湿毒清胶囊等。:养血祛风。推荐方药:四物消风饮加减,生地、当归、赤芍、荆芥、薄荷、蝉蜕、柴胡、川芎、黄芩、甘草。加减:瘙痒剧烈,不能入眠者,加珍珠母、生牡蛎;皮肤粗糙肥厚严重者,加丹参、何首乌。中成药:润燥止痒胶囊、乌蛇止痒丸、皮肤病血毒丸等。(二)中药注射液可选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等。(三):多用于急性湿疮,可选用马齿,黄柏等溶液湿敷。:多用于亚急性湿疮及急性湿疮无明显渗出者,可选用三黄洗剂等。、浸浴:多用于亚急性湿疮及慢性湿疮。根据患者病情选用相应中药组方。可选用智能型中药熏蒸汽自控治疗仪、熏蒸床(坐式)、医用智能汽疗仪等设备。:多用于慢性湿疮,可选用冰黄肤乐软膏、羌月软膏、消炎廯湿药膏、除湿止痒膏、青鹏软膏等外涂。(四)针灸疗法根据病情及临床实际,选用普通针刺、火针、灸疗、穴位贴敷、穴位埋线等疗法。可选用针刺手法诊疗仪、多功能艾灸仪等设备。(五)其他疗法根据病情选用聚焦超声、冷冻、激光、生物共振等疗法。(六),忌食辛辣腥发动风之物。、干燥,勿过度抓搔。、悲观、抑郁和焦虑心理,避免精神紧张,增强治疗的信心。三、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