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扶贫第一书记民情日记.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扶贫第一书记民情日记.doc

上传人:1294838662 2019/3/3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扶贫第一书记民情日记.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扶贫第一书记民情日记导读:扶贫第一书记民情日记希望第一书记按要求记好民情日记的前提下,能够坚持以‘记’促‘办’,扎扎实实解决关乎群众冷暖的实际问题,切实转变住村干部工作作风,提高做群众工作的宝鸡市水利局驻吕村第一书记寇红俊扶贫民情日记扶贫第一书记民情日记希望第一书记按要求记好民情日记的前提下,能够坚持以‘记’促‘办’,扎扎实实解决关乎群众冷暖的实际问题,切实转变住村干部工作作风,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以下是扶贫第一书记民情日记,欢迎阅读!扶贫第一书记民情日记120xx年1月13日晚佳木斯桦川县创业乡丰年村共有村民609户,2149人,耕地面积13429亩,是依托松花江水直流灌溉的纯水田生产专业村。我到丰年村已经4个月了,虽然时间不长,但我已经爱上了这里,爱上了丰年村。立志刚来到丰年村我是带着满腔的激情与热情,但是经过几天时间的了解与观察,看到了基层的复杂性,我的信念曾一度动摇。但是当我想到各级组织对我的信任,党赋予我的任务与使命,当我握着村民那一双双布满沧桑的双手,当我看到老百姓那一双双期盼的眼神,我又一次次重新燃起了斗志。我立志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我们村带来一丝改变,要通过民政人的爱民情怀,让老百姓感受到党的关怀与温暖。实践四个月里我放弃了国庆节等法定休息日,走访、慰问了贫困群体及老党员;解决了村内历史遗留的低保、五保等问题;为村委会置办了全新的办公座椅与冬季取暖煤;委托省设计院拿出了20xx年即将实施的美丽乡村整体规划;通过与省、县、乡等各级领导沟通协调,为丰年村争取到资金60余万元,田间生态水利改造项目资金近2000万元(目前已施工),果蔬种植合作社扶贫项目资金800万元(已通过省直相关部门审核),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项目资金300万元(资金已到位)。通过以上项目的实施,可以预见我们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及美好的明天。精神文明建设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与领悟,我感觉到抓好精准扶贫,不仅仅要抓好经济建设、村庄建设、基层党建等工作,更要抓好村民的精神文明建设。从树立良好的道德规范,到关爱老人,每一步都需要我们去努力、去引导、去实现。20xx年1月10日,我组织召开了“十大寿星”、“十大孝星”表彰联欢会。会上,很多老人与村民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我深深地感受到,此类活动不仅仅只是表彰几个人,不仅仅只是弘扬正能量,更是抓住民心的积累过程。现有的农村是“三八、六一、九九”村,村内40以下的年轻人基本见不到,留守的都是老人、儿童与妇女,解决好村内老人的生活,是我们精准扶贫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点环节,我立志要在抓好基层党建、抓好村民与村集体经济发展、抓好村容村貌整治建设的同时,抓好村民的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文化精髓,将我们村建设成“龙江忠孝第一村”!扶贫第一书记民情日记2“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村生活应该很不错吧?”在得知自己被选派到通川区江陵镇沿河村当“第一书记”后,冯岚在她日记本上打下了这样一个有些忐忑的问号。这位年仅28岁的阳光女孩来自通川区工商质监局,打小就在部队大院里长大,大学毕业后考入通川区工商质监局。因工作期间表现优异,20xx年3月底,被选派到通川区江陵镇沿河村担任“第一书记”。带着一份忐忑,一份憧憬,她走进了沿河村,一同带上的,是一本崭新的日记本,她取名“民情日记”。扎根沿河村创建新阵地20xx年4月15日,是冯岚到江陵镇沿河村的第一日。那是暖阳煦煦的一个下午,一路春光漫漫,漫山遍野的油菜花让冯岚的心情格外舒畅。在冯岚的日记里,她去的村子,应该是有着白墙青瓦,家家小楼,楼下蔬果满园,鸡鸭悠闲散步的地方。冯岚美好的想象在走了十几里崎岖不平的山路后被打破了。终于到了沿河村,放眼望去,这里沟壑纵横,土地贫瘠,房屋破旧。冯岚的心里有了些动摇。进村后,村干部陪着冯岚在村子里转了一圈,这看似随意地一转,却让冯岚惊呆了:祖孙三代与猪圈共处一地;本该步入学堂的孩子,却是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的脑瘫儿;被锁在一间黑屋长达17年的精神病患者;所谓的村道,不过是被村民常年走出来的茅草路„„这一切深深刺痛了冯岚的心。天黑了,村妇女主任潘姐把冯岚送到村头的杨阿姨家,据说这是全村条件最好的一家了,看着杨阿姨精心准备的全新床单、被套,冯岚的血液在加速流动,一股暖流直涌心间,心里暗下决心——“冯岚,留下来,这里的老百姓需要你!”决心扎根下来的冯岚花了一个月时间跑田间地头,与村民们拉家常,听他们摆龙门阵,向老农讨教种植经验,学他们操持农活。在她的“民情日记”中,有一段详实的记录:沿河村全村830人,下设7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860亩,现有80%的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人员多为老人和儿童,全村人均收入2300元左右,是江陵镇最贫困的行政村之一。贫困户有53户118人,其中年老有15户,年老多病2户,因病29户,因残有7户,特困户有10户30人,60岁以上人口占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