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民族学著名作家及其作品二十世纪前半期民族学家(1903—1949)吴文藻(1901—1985)著有《现代法国社会学》、《德国传统社会学论》、《边政学发凡》、《社会制度的性质与范围》、《功能派社会人类学的由来与现状》、《现代社区研究的意义和功能》、《中国社区研究的西洋影响与国内近况》、《社区的意义与社区研究的近今趋势》、《社会科学与社会政治》、《中国少数民族情况》、《英国功能学派人类学方法》、《见于英国舆论与行动中的中国鸦片问题》、《文化表格说明》、《战后西方民族学的变化》等。潘光旦(1899-1967)著有《冯小青》(1927)、《家谱学》、《优生概论》(1928)《中国之家庭问题》(1929)、《日本德意志民族性之比较的研究》(1930)、《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1934)、《近代苏州的人才》(1935)、《人文史观》(1937)、《民族特性与民族卫生》(1937)、《明清两代嘉兴之望族》(1947)、《优生原理》(1949)、《湘西北的“土家”与古代的巴人》(1955)、《读书问题》、《画家的分布、移植与遗传》、《苏南土地改革访问记》、《中国境内犹太人的若干历史问题——开封的中国犹太人》《优生与挑战》、《自由之路》、《政学罪言》等。译著有霭理士的《性的教育》(1934)、《性的道德》(1934)、《性心理学》(1946);赫胥黎的《自由教育论》(1946);达尔文的《人类的由来》(1983)等。岑家梧(1912—1966)著有《史前史概论》、《史前艺术史》、《图腾艺术史》、《西南民族文化论丛》、《中国艺术论集》、《中国原始社会史稿》等。陈国钧(1915—)著有《贵州苗夷社会研究》(合著)、《贵州苗夷歌谣》、《内蒙风土人物》、《内蒙八旗社会概况》、《畲民研究》、《兰屿雅研究》、《东台山地研究》、《台湾土著婚丧制度》、《台湾土著社会研究》、《荷兰社会研究》、《文化人类学》等。陈序经(1903—1967)著有《中国文化的出路》、《文化学概观》、《疍民的研究》、《南洋中国》、《社会学的起源》等。陈映璜(1887—?)著有《人类学》等。陈永龄(1918—)著有《中国民族学史》、《民族学浅论文集》、《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十九世纪以来新疆动乱以来的启示》、《青海土族政治的演变》;合著《新疆现代政治社会史略》、《二十世纪前期的中国民族学》等。戴裔煊(1918—)著作:《西方民族学史》、《民族学理论与方法的递演》、《宋代钞监制度研究》、《明代嘉隆间的倭寇海盗与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明史·佛郎机传>签正》、《干兰—西南中国原始住宅的研究》、《鲍亚士及其学说述略》、《僚族研究》等。费孝通(1901—2005)著有《禄村农田》、《内地农村》、《生育制度》、《乡土中国》、《江村经济》、《皇权与绅权》、《中国绅士》、《乡土重建》、《从事社会学五十年》、《小城镇四记》、《美国人的性格》、《兄弟民族在贵州》、《费孝通社会学论文集》、《论小城镇及其他》、《边区开发与社会调查》、《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行行重行行(乡镇发展论述)》、《费孝通文集》、《民族与社会》、《非洲的种族》、《费孝通外访杂写》、《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社会变迁重庆》、《初访美国》、《民主·宪法·人权——民之作》、《工党一年》、《美国人的性格》等。方国瑜(1903—1983)著作:《滇西边区考察记》﹑《困学斋杂著五种》﹑《云南通志‧疆域考‧宗教考‧金石考‧族姓考》40卷﹑《元代云南行省傣族史料编年》﹑《纳西象形文字谱》﹑《滇史论丛》4辑﹑《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云南史料目录概说》﹑《彝族史稿》﹑《抗日战争滇西战事篇》、《旅边杂著》等。方壮猷(1902—1970)主编《楚墓通讯集》;著有《凉山罗族系谱》、《宝书考》、《契丹民族考》、《匈奴王号考》、《鲜卑语言考》、《鞑靼起源考》、《东胡民族考》、《中国史学概要》等。冯汉骥(1899—1977)著作:《中国亲属制》、《由中国亲属名词上所见之中国古代婚姻制》、《前蜀王建墓发掘报告》、《倮倮之历史起源》等。冯家升(1904—1970)合著《中国社会史——辽》(英文,)、《维吾尔族史料》(合著);著有《中国火药的发明和西传》;译有《东胡民族考》等。傅懋勣(1911—1988)著作:《维西麽些语研究》、《丽江麽些象形文<古事记>研究》、《纳西族象形文字<白蝙蝠取经记>研究》、《永宁纳西族的母系家庭和亲属称谓制》等。高华年(1919—)著作:《彝语语法研究》、《广州方言研究》、《语言学概论》、《纳苏语中汉语借词研究》等。谷苞(1916—)著有《论中华民族的共同性》、《民族研究文选》(两册)、《新疆维吾尔族族源新探》、《人物中的新疆》、《新疆历史人物》等。胡鉴民(1896—1966)主要论文:《中国社会的分析》、《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