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东莞市教育局文件东教研〔2008〕9号关于颁发东莞市教育学会2007年优秀论文奖的决定市教育学会属下各研究会、各镇(街)和各直属学校教育分会:2007年我市教育学会的论文评选按初审、初评、终评、终审的程序,对推荐参评的347篇论文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评审,共评出获奖论文153篇。其中,《从“帕帕迪”的命运看历史新课程改革》等10篇为一等奖,《英语“做中学”的实验与研究》等72篇为二等奖,《谈“读书”在班级德育工作中的实效性》等70篇为三等奖(学科类的三等奖未列入)。现决定对一、二、三等奖获得者颁发获奖证书,并对一、二等奖获得者分别给予500元和300元的奖励。希望各研究会、分会和全体会员认真学习并积极推介获奖论文的成果,努力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附件:东莞市教育学会2007年年会优秀论文获奖篇目二○○八年四月十八日主题词:教育学会论文奖决定东莞市教育局办公室2008年4月21日发附件:东莞市教育学会2007年优秀论文获奖篇目一等奖(10篇)论文题目作者工作单位从“帕帕迪”的命运看历史新课程改革夏辉辉东华高级中学准确把握学情追求教学实效陈德兵凤岗镇中心小学高中思想政治课过程性评价初探刘铮塘厦中学追求常态的教学精品的课堂——谈返朴归真让课堂教学扎实与灵动齐飞尹凤葵莞城教研室改变评价理念注重过程评价——在笔试中进行过程评价的探索冯梅茶山中学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状况的调查与研究孟胜奇市第一中学初中生物开展探究性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赖桂婷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培养高中学生解决化学实验问题能力的实验研究朱忠明东莞中学从教师专业化发展看东莞市后教育强市时期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王文洲市玉兰中学实施关爱教育构建和谐班级的实践探索曾莉大岭山中学二等奖(72篇)论文题目作者工作单位英语"做中学"的实验与研究蔡东科东莞中学追寻和孩子的天性合作的“原生态”课堂段玉荣长安镇厦岗小学在差异中寻突破在比较中促高效——对有关公开课的一点思考黄俊祺厚街镇竹溪中学同伴互改对高中生写作能力影响的研究刘利芬石龙中学试论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英语教育价值观念的更新与变革陈凤葵市师范附属小学对症下药推陈出新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刘金花塘厦镇教办“简约而不简单”的“三步走”——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新模式初探邱萍厚街镇竹溪中学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彭森东华高级中学创新地理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廖运洪东莞中学小练笔---让学生留下语言张玉焕常平镇第一小学初中开展陶艺第二课堂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罗伟君黄江中学新课程下整合教材的尝试---以《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一课为例刘华东莞中学立足校本资源开展地理实践活动侯志梅东莞中学初中部“整合”是文言文教学创新的活化剂梁经伟市光明中学浅析新课改后美术课堂教学的误区陈秋婵万江区滘联小学跳出语文教语文——关于走出语文教学困境的思考与探索占澜茶山中学加强有效指导逐步建立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操作规范刘洪珍樟木头镇实验小学渗透学习策略培养让学生学会学习袁丽娥厚街河田小学谈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调味剂”林活辉石排镇石岗小学初中英语活动课的实验报告林于凡东莞中学初中部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的若干思考李淑霞虎门镇东方小学请重视学生的语言和材料积累赵建国厚街中学化技能于无痕曹淑艳东华小学“用教材”的策略杨国华塘厦镇教育办公室小学数学课堂中常见的非预设生成的处理误区及其对策探讨彭建忠大朗镇巷头小学我市科学课程在困境中的突破之道何建锋张郿莞城实验小学东莞理工学院师范教学部影响东莞一中高二学生体育兴趣因素的调查与分析张缓缓市第一中学情景教学与物理曾凡宝樟木头中学对普通高中学校课外体育活动试行俱乐部模式的可行性研究朱浩林东莞中学做科学的忠实追求者——对小学科学教师素养的思索何建锋莞城实验小学案例教学法的实践与思考丁旭生麻涌中学一道值得商榷的全石碣镇袁崇焕中学突出三基强调运用重视创新——2006中考数学试题分析与启示刘振华麻涌第一中学融合与跨越:对中学化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模式建构研究刘灿文市高级中学信息技术有效复习模式的探讨肖康锋大朗中学谈谈中学生物老师的专业发展高原市教育局教研室让创新之花在信息技术课堂绽放郭连红东华小学从重视运算技能到倡导数学的思考萧伟贤长安镇沙头小学促进资源消耗型学校向学习型学校的转变陈瑞芬曾瑞瑜王丽川厚街镇竹溪中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王世红大朗中学幼儿园语言教学与音乐教学整合构建之探索胡成艳莞城中心幼儿园疏导富裕地区小学生健康上网的尝试陈干华万江区中心小学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徐丽鸾莞城建设小学整合“三本”教育资源促进“三风”建设的探索李富祥简万如高埗镇东联小学浅谈校长专业化在教师发展过程中的引领作用李暖休常平镇振兴中学农村家庭教育生态评价的实践与研究蒋清刚长安镇第一小学浅谈职中班主任的德育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