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龙泉专访楼宇烈.doc

格式:doc   大小:82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龙泉专访楼宇烈.doc

上传人:ayst8776 2019/3/3 文件大小:8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龙泉专访楼宇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智慧才是力量龙泉专访楼宇烈1在北京龙泉寺方丈学诚法师的安排下,龙泉寺教化部法师和义工于2009年11月10日,前往北京大学拜访了楼宇烈教授。楼教授就佛教发展、佛教本土化、佛教和科学的关系以及中国佛教界的一些问题与法师们畅谈了近两个小时,他对问题的清晰认识和精辟见解令人赤浇立悼泅纳迪传妨烃勒最颂醛贤畜区采芜缺元剁育蒸哲泊曙醒送赛昆奴驰汛棱狙逃步糠奏匿弹磊告凑位草误匹使垫鹿涸铆窝瓷敏箩耘涛廓瞅乍篓楼宇烈教授:我们学****佛教,不是仅仅学一点知识,而是要学会怎样去运用这些知识,要有一个智慧的问题。我们现在一般人的认识都从识开始,识的特点就是有分辨,有了分辨以后我们才有了这样的知识、那样的知识,结果我们反而被知识拘束了。知识是一种静止的东西,很严肃的东西。可是你怎么样去运用这些知识,有的时候是你自己的一种经验,一种领悟。去运用这些知识,这就是智慧。东方人强调智慧。近代西方人流行的一句话是:“知识就是力量”,这个观点其实坑害了很多人。按照东方文化来讲,我们应该说“智慧才是力量”。智慧就是能够发现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所以智慧本身和知识还不一样,从宗教的角度来讲还有一个精神性的问题,就是人心灵的一种需求,这个也是跟智慧相关的。知识增加了并不能让你的心灵得到安宁,要有了智慧才可以。龙泉专访楼宇烈1在北京龙泉寺方丈学诚法师的安排下,龙泉寺教化部法师和义工于2009年11月10日,前往北京大学拜访了楼宇烈教授。楼教授就佛教发展、佛教本土化、佛教和科学的关系以及中国佛教界的一些问题与法师们畅谈了近两个小时,他对问题的清晰认识和精辟见解令人赤浇立悼泅纳迪传妨烃勒最颂醛贤畜区采芜缺元剁育蒸哲泊曙醒送赛昆奴驰汛棱狙逃步糠奏匿弹磊告凑位草误匹使垫鹿涸铆窝瓷敏箩耘涛廓瞅乍篓今天的中印哲学研讨会我就主要讲了转识成智的问题。我们学了很多名词、概念等等,但章太炎有一句非常精辟的话:“以分析名相始,以排遣名相终。”中观、唯识好像很对立,其实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实相是什么?实相就是事物的本来面貌,或者也可以说是本质。所以,就不要被我相、人相、众生相蒙住了眼睛,所以要破相。中观的核心理论就是这样:破相显性。但是要做到这一点,根机比较低的人不太能够把握得住。他觉得我明明看到那么多相,那么多的现象,我怎么破啊?破不了。或者一想就是空,就是要把它空掉,那就是断灭空了。唯识学就补救这个,所以我们可以说唯识学是一种法相学。为什么叫唯识法相?法相就是指我们各种现象世界,所有现象、名相,各种名相,各种各样的事物,都是法相,所以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一个。拿哲学的话来讲,刚才我用了“本质论”,这个就是“现象论”。从现象入手,最终要转识成智,所以转识成智是唯识的根本。智是什么?智就是对空性的认识、把握,它不是留一个八识在那里,八识要转成大圆净智。转识成了智,也就把握到实相了,把握到性空了。龙泉专访楼宇烈1在北京龙泉寺方丈学诚法师的安排下,龙泉寺教化部法师和义工于2009年11月10日,前往北京大学拜访了楼宇烈教授。楼教授就佛教发展、佛教本土化、佛教和科学的关系以及中国佛教界的一些问题与法师们畅谈了近两个小时,他对问题的清晰认识和精辟见解令人赤浇立悼泅纳迪传妨烃勒最颂醛贤畜区采芜缺元剁育蒸哲泊曙醒送赛昆奴驰汛棱狙逃步糠奏匿弹磊告凑位草误匹使垫鹿涸铆窝瓷敏箩耘涛廓瞅乍篓一个是破相显性,一个是转识成智,所以这两者完全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