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赤壁怀古.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赤壁怀古.doc

上传人:花开花落 2019/3/4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赤壁怀古.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这首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名作,是宋词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也是豪放词最杰出的代表。它写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游黄风城外的赤壁矶时所作。此词对于一度盛行缠绵悱恻之风的北宋词坛,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念奴娇》词作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时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城外的赤壁(鼻)矶风景优美,是文人清赏之地。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八载东坡语:黄州西山麓,斗入江中,石色如丹,传云曹公败处,所谓赤壁者。或曰非也。曹公败归,由华容路,路多泥泞,使老弱先行践之而过,曰:'刘备智过人而见事迟,华容夹道皆葭苇,若使纵火,吾无遗类矣。'今赤壁少西对岸即华容镇,庶几是也。然岳州复有华容县,竟不知孰是。今日,李委秀才来,因以小舟载酒,饮于赤壁下。李善吹笛,酒酣,作数弄。风起水涌,大鱼皆出,山上有栖鹘,亦惊起。坐念孟德、公瑾,如昨日耳。《念奴娇》词上片咏赤壁,下片怀周瑜,并怀古伤己,以自身感慨作结。作者吊古伤怀,念古代豪杰,思自己历遭之挫折。功业未建,壮志难酬,词作抒发了他内心忧愤的情怀。1、对“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如何理解?上片咏赤壁,着重写景,为描写人物作烘托、铺垫。①词开篇即景抒情,时越古今,地跨万里,把倾注不尽的大江与名高累世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联想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时间背景。②它既使人看到大江的汹涌奔腾,又让人想见风流人物的卓越气概,并将读者带入苍茫历史的沉思之中,唤起人们对人生的思索,气势恢宏,笔大如橼(yuán)。③“大江东去”四字雄视千古,自古以来,无人超越。它极简洁、质朴却又气势宏大,声势豪壮,并且富含哲理,把读者带到千古兴亡的历史氛围之中,抒发了诗人对往昔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这是其他诗人所无法比拟的。“乱”“穿”“惊”“拍”“卷”等词语的运用,精妙独到地勾画了古战场的险要形势,写出了它的雄奇壮丽景象,从而为下片所追怀的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2、为什么用“人道是”三个字?此词怀古抒情,写自己壮心消磨殆尽,转而以旷达之心关注历史和人生。上阕以描写赤壁矶风起浪涌的自然风景为主,意境开阔博大,感慨隐约深沉。起笔凌云健举,包举有力。将浩荡江流与千古人事并收笔下。既然千古风流人物也难免如此,那么一己之荣辱穷达复何足悲叹!人类既如此殊途而同归,则汲汲于一时功名,不免过于迂腐了。接下两句切入怀古主题,专说三国赤壁之事。苏轼被贬黄州二年余,故地重游,对这里所风起水涌景象和周瑜赤壁之战的联想,令诗人感概万千。值得注意的是,苏轼对于黄州之赤壁是否三国时赤壁之战的故地是颇存疑虑的。"人道是"三字极有分寸。赤壁之战的故地,争议很大。一说在今湖北蒲圻县境内,(今已改为赤壁市)。但今湖北省内有四处地名同称赤壁者,另三处在黄冈、武昌、汉阳附近。苏轼所游是黄冈赤壁,他似乎也不敢肯定,所以作者假借“人道是”三字以引出以下议论和所咏的人物。3、如何理解“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首先,三句中“穿”“拍”“卷”三字运用极为凝练。穿:写出了石壁的高耸,拍:描画出水石相搏的激烈,卷:写出了浪花四溅江水奔腾的景象。此三字分别运用夸张、比拟、比喻等修辞手法,集中描绘了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猛烈搏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浪花。诗人从不同角度而又诉诸于不同视听感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