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爱学生,做孩子的朋友   一、知心家庭,爱心无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言行举止直接关系着孩子的成长。模仿是孩子学习的重要方式,父母无疑是孩子最主要的模仿对象。孩子后天而成的许多思想、观点时在孩子面前的表现有关。经常家访便于寻找孩子与父母身上的契合点;经常沟通,有助于加深双方的了解和信任。教师还可运用心理换位法,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家长着想,从感情上与家长相溶在一起,真心做家长的朋友。      家长对学生的学校生活,基本上是听学生说。为了让家长更真实地了解学生,教师可邀请家长进入校园。组织他们参观阅览室、微机室、语音室,参观学生活动场所,教师还可以邀请家长进入课堂,让他们从一篇作业到一场球赛去感受教师的耐心和爱心。组织师生家长联谊活动,一改以往“家长会”模式,让他们与师生共同活动,体会做学生、做教师的喜、怒,增添家长、教师、学生的沟通氛围,让家长与家长、学生与家长、家长与教师有话讲,有意思表达,有情感交流。   二、欣赏孩子,平等相处   教师帮助家长,善于捕捉学生的潜力,从爱孩子到欣赏孩子,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挖掘出创造的潜能。例如,有些孩子喜欢画画,作业做完就允许他画画;有些孩子喜欢踢球,家长应该多抽时间陪孩子一起玩;有些孩子玩皮,但聪明;有些孩子不善言辞,但内心又有自己丰富的世界……家长、教师只要给学生一定发展空间,孩子的个性就可能得到充分发挥。      每个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他们总是按照成人的要求衡量孩子。教师要指导家长大胆鼓励孩子冒险和尝试,放手孩子。孩子的思维可以天马行空,对知识的获取是全盘接受。指导家长从孩子的年龄去分析他们的心理特点,要用朋友的眼光欣赏孩子的点滴进步,学会做孩子的朋友,学会做好孩子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