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公文写作交流
2012年7月
公文写作交流
大家好:
很高兴能够有机会与大家共同交流。我们每天都会自觉不自觉的应用到公文写作,比如写一些通知、请示、报告、总结等等。
公文写作除了文章结构的严谨性、语言的逻辑性、条理性和生动性需要自己长期琢磨总结,不断提高外,其本身还有着严格的规范性。国务院专门下发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央办公厅、河南省委办公厅也专门印发了《河南省党的机关文件印制格式标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大家对公文写作和公文处理接触不多,对相关规定了解不够,在平时大家撰写的各类公文中可以看到,很多同事在公文处理、公文写作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
针对我们公司的工作需要,以及大家平时在公文处理方面出现的一些常见的问题,今天我们重点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交流和探讨:
一、公文写作的五个步骤和五要素
二、公文处理的一些常见格式
三、公文常用文种及写作要点
四、公文写作中常见的问题
五、公文写作的准备工作
六、文稿起草的几个要点
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关于公文写作的有关问题
一、关于公文写作
公文写作在我们在工作中不可或缺,公文写作,我们除了要弄明白如何写,如何写的让领导和听众、读者满意,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公文处理的一些基本格式。
公文的格式好比我们每天起床后,男人会做一个简单的洗漱,女人则会进行一番较为细致的梳妆,“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其目的很简单,男人需要一个清新的面孔面对新的一天,给同事和上级留下一个好印象,不至于被人说成邋邋遢遢;而女人则是出于对美丽的需求。
公文格式是经过长期摸索后总结出来的具有行政约束力的规定,其目的也是为了使文章更便于阅读,看起来更干净整洁。现在我们首先来看一看《公文写作的五个步骤》以及《关于公文写作的五要素》。
切实领会好领导意图。公文是从事行政领导管理活动的重要手段。主要是为领导和上级服务的,因而能否真正领会好领导意图,是决定公文写作是否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系统储备素材和观点拥有充分的素材是撰写好公文的基础。写文章实际上是对素材的归纳、消化、加工和升华的过程。储备素材有两个含义,一个是要有众多的文本材料,另一个就是平时多注意思考,进而形成有独特见解的观点群。
公文写作的五个步骤
撰稿注意双层思维所谓双层思维就是在文章特别是那些常用公文运用的写作方法。第一层是指首先考虑安排结构、选择素材,也就是按照内容的要求着眼于“搭架子”的构思、谋篇。第二层就是基本柜架通过后再围绕表达主题。在语言、逻辑方面进行“精炼”,挖掘中心思想,在文章撰写中按这两层次运行,提出一个较细纲目,形成基本雏形,然后再从观点、论述、事例修辞等方面进行逻辑、系统地加工。结构就是言之有序,就是文章内容的组织和排列形式,即构思、谋篇。安排结构的基本原则是四个字:不板不乱。意即不死板,不杂乱。具体要求有四:一是纲目清楚,思路贯通;二是层次清晰,段落完整;三是衔接紧密,符合逻辑;四是开头明快,结尾有力。
努力深化公文主题公文的主题,是通过载体内容所表达出来的明确意图、基本意见,是行政目的和行文目的的具体体现。有些文种的公文明显地呈现着旨意性、直白性、具体性,并不存在多少深化主题问题。但也有许多公文确实需要深化主题。所谓公文主题的深化,就是主题向纵深层次性发展,呈现出由低向高、由浅入深、由粗到精,由残缺到完整的态势。
语言使用要得当不同文种的语言特色是不同的:指挥性公文(如指示、意见、命令)的语言,应色彩庄重;知照性公文(如通报、公告)的语言,应通俗具体;报请性公文(如请示、邀请)的语言,应恭谨明确;法规性公文(如条例、条令)的语言,应简约规整;提要性公文(如会议纪要)的语言,应概括凝练。总之,语言使用要得当。
公文写作的五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