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08第六章 岩浆岩体的构造.doc

格式:doc   大小:1,019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08第六章 岩浆岩体的构造.doc

上传人:zbfc1172 2019/3/5 文件大小:10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08第六章 岩浆岩体的构造.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岩浆岩体构造包括岩浆岩体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构造,以及岩体形成后的各种变形构造,也包括在岩浆岩体形成过程中对围岩作用所引起的构造。岩浆岩体的分布和产状不仅受早期构造的控制,而且还受同期构造运动的影响;侵入岩体和喷出岩体常具有独特的原生流动构造和原生破裂构造;岩浆岩体在变形过程中,还形成某些特殊的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研究岩浆岩体构造不仅可以阐明岩浆岩发育区的构造特征及其发展历史,有助于揭示地壳运动的性质,而且能够通过岩浆岩区构造发育规律为寻找内生矿床指明方向,同时为水文工程建筑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因此研究岩浆岩体构造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节岩浆岩体的原生构造一、侵入岩体的原生构造侵入岩体的原生构造是指岩浆向上运移,侵入上覆围岩或喷溢地面并逐渐冷凝固结形成岩石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构造。岩浆冷凝固结成为岩石一般经历两个阶段:一是粘稠的含晶体(液态过程中结晶出来的晶体)的液态岩浆流动阶段,这时形成了原生流动构造;二是岩浆冷凝固化阶段,这时形成了原生破裂构造。据最近研究表明,在这两个阶段之间,可划分出“岩浆塑性阶段”,这时形成“原生塑变构造”。(一)侵入岩体的流动构造在岩浆流动过程中,由于岩浆内部某些先期结晶的矿物颗粒、析离体或落入岩浆内的围岩捕虏体等,受岩浆流动的影响而发生定向排列,从而形成原生流动构造。侵入岩体的原生流动构造可分为线状流动构造和面状流动构造两种。-2侵入岩体中线状流动构造和面状流动构造示意图(,1972)黑块示捕虏体;密集短线示析离体;短粗线示板状矿图6-1会理摩挲营花岗岩中由微斜长石构成的流线(会理摩挲营西河边,1984)线状流动构造又称流线。它是柱状、针状、板状等矿物,如角闪石、辉石,长石等的平行定向排列而形成的线状定向构造(图6一1),也可以是由暗色矿物凝集而成的纺锤状析离体和长条状捕虏体等顺长轴定向平行排列而构成(图6一2)。流线构造多发育于侵入岩体的边缘和顶部。线状流动构造的形成过程和悬浮体所遵循的水动力学原理相似。岩浆在流动过程中,由于不同部分流速不同,从而产生差异流动。岩浆中已经结晶的矿物、析离体和捕虏体,悬浮在未凝固的岩浆液体中,随着岩浆的差异流动而在空间上形成定向平行排列。这就好像在河流中放运木材一样,因河道中部流速大,而两侧流速小,从而产生差异流速,这就使原来杂乱无章的木材逐渐平行河流流向而定向排列。所以,流动的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岩浆相对流动方向,但不能指示出岩浆流动的绝对方向。岩浆流动时,如受到围岩构造的影响,线状流动构造的走向就会发生变化;又如受到区域应力作用,也会使岩浆流动方向改变。至于在岩浆逐渐变冷的过程中产生的与流动方向近于直交的褶纹,它是一种线理,不代表岩浆流动方向。。它是由片状、板状、柱状等矿物,如云母、角闪石、长石等以及扁平的析离体、捕虏体,在岩浆流动过程中顺流动方向平行排列形成的面状构造(图6—2)。属于面状流动构造的还有带状流动构造,它表现为不同成分的岩石相互成层,或由于矿物分层集中形成的淡色与暗色岩石条带的互层,犹如沉积岩中的层理,所以,也有人称这种构造为“假层理”。这种“假层理”常见于基性、超基性侵入岩中。流面的形成无疑与岩浆的层流有关,常发育在侵入岩体的边缘和顶部,而在岩浆流动紊乱的侵入岩体中心则不利于流面的发育。在侵入体边缘,由于流动的岩浆与固体的围岩之间的摩擦作用,岩浆的差异运动特别显著,致使岩浆流动面大致平行于接触面。在岩浆向上流动的过程中,还有向周围扩张的趋势。从而产生向四壁围岩的侧向挤压,而且愈接近接触带,挤压作用愈强烈。在这种挤压作用下,片状或板状的矿物、析离体、捕虏体等常常转至垂直挤压力方向(即平行于接触面)排列,以达到最稳定的状态。在侵入岩体的顶部,岩浆自下而上运动形成的挤压力,也会迫使片状或板状矿物、析离体、捕虏体等转动至与挤压力垂直的方位(平行于顶部接触面)呈定向排列,形成岩体顶部的流面构造。由于流面常常平行于接触面,因此,可以根据流面的产状来恢复接触面的形态。这一特征对于寻找和勘探接触带内及其两侧的矿床而言,流面的统计测量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图6-3阿达拉岩体及其面理和捕虏体分布略图1—阿达拉花岗闪长岩;2—花岗岩;3—闪长岩;4—围岩泥质变质岩系;5—面理及其产状;6—捕虏体(二)侵入岩体的塑变变形构造除流线、流面外,岩体中还可形成反映塑性变形的构造。岩浆塑变阶段常在岩体边缘发育塑变变形构造,如面理和线理以及相关的边缘片麻岩带和褶皱。面理上发育了黑云母和捕虏体等。面理由岩体边缘向中心逐渐减弱,以致消失,面理走向基本上围绕岩体中心变化,并与接触带平行。捕虏体的长轴方向大体与面理一致,捕虏体长、短轴之比由岩体边缘向中心逐渐变小,反映变形逐渐减弱(图6—3)。岩体的面理,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