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日本在华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选择与成功因素
广州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毛蕴诗
汪建成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是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最为成功的少数国家之一。
无论从投资流出国还是投资流入国的角度,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在西方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中都占有数一数二的重要地位。
二、文献综述
Roth,Johnson以及Taggart等均认为分析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全球战略可采用一体化-本地化框架(Integration-Responsiveness Framework,称之为IR模型)。
Hedlund 、Hitt和Ireland 、Leontiades 、Bartlett和Ghoshal 、Egelhoff 都对IR模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987年Prahalad和Doz ,提出并全面分析了一体化-本地化框架(即IR模型)(参见图1(a)),其后多位学者进行实证分析、验证,并修正、完善IR模型。
Jarillo和Martinez调查了50家在西班牙的子公司,其实证分析结果形成三个聚类的公司,三种战略(参见图1(b))。
Targgart广泛的评估了IR框架,并以美国在英国的171家子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聚类分析,共得出了跨国公司子公司的四种战略,他将“积极型”战略命名了“受限独立型”,并新增加了“静止型”战略(参见图1(c))。
图1 IR模型的提出与发展
低
低
高
高
适应当地需要
一体化需要
一体化战略
多重心战略
本地化战略
强调产品
强调区域
低
低
高
高
本地化程度
一体化程度
接受型
积极型
自治型
低
低
高
高
本地化程度
一体化程度
接受型
受限
独立型
自治型
静止型
(a)
(b)
(c)
对日本跨国公司在华国际化经营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1. 从宏观层面分析日本母公司在华投资活动动机和特征等。;日本式生产方式/经营方式转移到中国的可能性、日资企业的经营管理的现状和中国文化融合等问题。
纵观以上文献研究,以跨国直接投资理论为框架,分析和解释日本企业海外投资行为和特征的研究较多,但缺少从企业战略角度对日本企业在华投资的活动进行系统分析,缺少有关在华日资企业战略成功因素研究特别是战略成功因素与绩效的相关分析。
三、假设设定与研究问题演绎
假设1(P1):日本跨国公司对华经营的全球战略可以在一体化-本地化管理模式下研究。
相关研究问题1(RQ1):日本跨国公司关于在华经营的全球战略在一体化-本地化管理方格中处于什么位置?如何定义?
假设2(P2):日本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与在华分支机构的运作及其绩效有一定的关系。
研究问题2(RQ2­):日本跨衡一体化和本地化的?与分公司绩效有何关系?
假设3(P3): 日本跨国公司在华经营的专属优势与一体化战略成正相关关系。
假设4(P4):日本跨国公司在华经营中所察觉到的环境困难程度与其全球战略的本地化程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假设5(P5):日本跨国公司在华经营中所取得的国际化程度与一体化战略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研究问题3(RQ3):日本跨国公司关于其在华经营活动的全球战略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哪些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相一致的因素影响着日本跨国公司在华经营活动中的一体化和本地化战略?
图2 研究框架
专属优势
区位因素
内部化优势
全球战略中关于在华经营的一体化-本地化平衡
在华业务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