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互联网+”背景下农业电子商务模式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78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互联网+”背景下农业电子商务模式研究.doc

上传人:ttteee8 2019/3/5 文件大小:7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互联网+”背景下农业电子商务模式研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互联网+”背景下农业电子商务模式研究摘要:随着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开始加入“互联网+”的这个浪潮,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快速。然而农业电子商务企业高达95%亏损,对此,本文对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分析了现有的农业电子商务模式,最后提出创新农业电子商务模式发展的策略。关键词:互联网+;农业?子商务;商业模式随着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传统产业开始借助“互联网+”模式走出困境,农业也不干落后,幵始加入“互联网+”的这个浪潮当中。农产品广泛存在着“卖难买贵”的现象,农户小生产与市场的矛盾日渐突出,产业经济的重心逐渐从生产领域句流动领域转变,一方面是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烂到地里,另一边是消费者为高价的农产品叫苦不已。如何改变这种局面,“互联网+”农业电子商务模式就是一个很好的出路。一、“互联网+”的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所谓“互联网+”是指以互联网为中心的包括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在人们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过程。它是利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对传统经济行业进行创新,以增强经济实体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而农业电子商务则是以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为屮心的一系列商务活动,包括农产品的生产与管理、农产品的销售、农产品的配送及支付方式等。近年来国家对农业电商支持力度非常大,促进了其快速的发展。随着“互联网+”模式的提出,中央及各级政府开始积极建设农业信息化,伴随着农村网民的增加,农业电商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包括京东、顺丰优选、阿里巴巴等平台都加大了对农业电商的投入,更是有些农业电商平台借助移动互联网异军突起,如“拼多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已经超过了3000家,2016年1月-9月,农业电子商务的交易金额突破1700亿元。根据阿里研宂院发布的数据显示:,超过90万个卖家在阿里平台经营农产品。其中,农产品卖家数量最多的地区是广东、浙江、江苏三地,仅广东地区就超过10万个。随着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日趋成熟,现在农业电商已经具有比较固定的商务模式。二、农业电子商务屮存在的问题我国超过3000家的农业电商平台中仅冇1%的平台能实现盈利,巨额亏损的占比7%,略亏占到88%,有4%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能够做到持平,总体来看95%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都在赔。尽管会有前期推广费用比较高的原因,但是还是与当前农业电子商务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相关。物流是制约农业电商发展的最大瓶颈2015年,我国农业电子商务以水果销侄为主,而到了2016年,鲜肉、蔬菜等占比整在逐步增大,农业电商的消费群体体现出以家庭为主的特征。然后无论是蔬菜、鲜肉还是水果,在运输过程中的要求和成本都远高于其他产品。据统计,我国生鲜品类的产品损耗比较大,约为20%-30%,其中,大部分损耗源自产品流通过程,对比国外的3%-5%显然我国生鲜产品的物流中的损耗过高,这无形当中增加了成本。农村物流业发展严重滞后,其储存能力、保鲜技术、配送力量表现参差不齐,冷链物流能力表现较差。而对于红薯等这样的产品,由于物流成本过高直接导致线上价格比线下高出3-4倍,这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人才与资金的短缺制约着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农业电商除了面临物流瓶颈,资金与人才的短缺也是一个制约因素,对于许多农业合作社,走农业电商是一个比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