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欣赏书法.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欣赏书法.doc

上传人:yjjg0025 2015/10/1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欣赏书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金陵八家”之一龚贤曾说:“作画难,而识画尤难,天下之作画者多矣,而识画者几人哉?”(《中国绘画总合图录》)绘画如此,书法又何尝不是如此。书法靠线条布白的变化来表现形式、情感、意境,不象绘画还可以用自然物象的形神来对照比较。鉴识书法好坏,更为抽象而令人不可捉摸。故孙过庭《书谱》引老子的话说:“下土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也。”
         因此,不仅有书画家,也有鉴赏家。所谓鉴赏,就是鉴识、欣赏。有鉴无赏,难为真鉴;有赏无鉴,不是真赏。鉴是赏的前提,赏是鉴的深入。鉴多理性,赏多感性。书法欣赏不仅是体会作品点画、结体、章法的匠心与功力、师承、流派、风格,更重要的是通过作品去感受书家的气质、情绪,及其意境与审美趣味、格调的追求。可以这样说,书家靠手来创作,欣赏者靠眼来挖掘发现作品点画布白中蕴藏的生命与灵魂,是一种再创造。这种再创造成效取决于欣赏者的知识、修养、阅历、心境诸因素;另外,“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爱好差异也使欣赏的角度与观点不同。
        欣赏书法是件难事,而欣赏行草书更难。清人刘熙载说:“观人于书,莫如观其行草”(《艺概》)。因为篆隶正楷均有明确的规矩法度,这种书体易见书家功力,而行草书虽有法则,然有极大的可变性。所以书家作行草书比写楷书篆隶自由得多,束缚性小。行草书特别是狂草书体形式可以使书家的艺术感受、情怀、性灵得到充分发挥。苏东坡咏西湖的诗很有意思,“水光潋滟晴方好,”可以比喻为篆书、隶书、楷书的欣赏,“山色空蒙雨亦奇”,不正是行草书的变幻、朦胧、深邃、无垠的境界吗?今从笔法、布白、神采诸方面来谈谈书法的欣赏,特别是行草书的欣赏。
    笔法
        中国书法之所以成为永不衰竭的东方艺术,就是有两个因素:一是毛笔所写出的线条丰富细腻,变化无穷;二是线条点画组合的汉字结构,含有自然物象、艺术造型的意趣和哲理。行草书与楷书用笔特点不同,“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书谱》)。楷书要求一笔不苟,笔笔独立不相连续,靠笔势、笔意使字贯气,而有飞动之势;行书应用牵引、笔势的动作增加变化,风流潇洒;草书用笔纵横跌宕,绚缦多姿。从欣赏的角度来看,行草书在用笔上与其他书体比较,大概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笔法丰富。玉箸篆就是圆笔藏锋一种笔法,汉隶、魏碑一般以方笔为主,行草书的笔法有提按顿挫、方圆中侧、悬针垂露、连绵飞白等,?囊括了其他书体一切笔法,而且有些用笔是其他书体所不具备的。宋代行草大家米芾自称其书“八面出锋”,就是说笔势奇宕、笔法丰富。清代邓石如、何绍基、赵之谦诸家以隶法作篆,以北碑法作篆,以行草笔意作篆隶,就是为了丰富篆隶的笔法。碑学书家的这种创新,对近代书法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号称天下第一行书的王羲之《兰亭序》,人们津津乐道其中二十多个“之”字,无一相同,除了结体上的变化外,更主要的是笔法变化。今所见到唐人摹本,有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三家。虞、褚为一代大家,其摹本笔意淳雅,但俱带有虞、褚自身笔意在笔法笔势上不及冯摹本丰富而有变化。应该说冯摹本更接近右军真迹的推想,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中侧互用。中锋用笔是书法线条的根本所在,但不等于排斥侧锋;将侧锋视为书法上的“禁区”,这是错误的。线条的变化,从外形上看,无非是曲直,起笔收笔亦不过方笔、圆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