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条:为加强计量监督管理,保证计量准确性,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特制定本制度。第二章基础管理第二条:结合本公司实际,建立健全计量机构,成立计量部门、负责本公司的计量工作。第三条:计量机构要做好如下工作:1、贯彻执行国家计量法令,制订本公司计量管理制度; 2、根据需要提出公司购置计量标准器具计划; 3、统一管理本公司的计量器具和仪器设备; 4、组织开展计量测试,提供计量保证,负责各级动力量、物资量计量数据的监督; 5、组织对计量人员、公司员工的培训考核; 6、对公司内部实行计量监督,处理公司内部计量纠纷; 7、公司品质部负责对各公司计量工作进行宏观管理,负责抽查各公司的计量工作。第四条:各公司要建立、完善以下管理制度 1、送检仪器收发制度; 2、新购置入库的计量器具检定制度; 3、周期检定制度; 4、计量标准器具使用维护保养制度; 5、检定记录及证书检验制度; 6、计量器具降级、报废制度; 7、技术档案制度; 9、计量检定岗位责任制; 10、计量器具管理制度; 11、计量器具的选型与购置审批制度; 12、计量人员培训、考核、任用、奖励制度; 13、在用仪器抽查管理制度;第五条:要求: 1、以上制度必须以文件的形式下发,文件的下发按照文件和资料的控制程序进行。 2、有关岗位都有相应有效版本,有关人员能熟知其中内容。 3、制度要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 4、若制度在运行中存在问题,应逐步修改加以完善。第六条:计量检定人员一定要经过培训,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资格证。没有检定资格证无权出具检定报告。第七条:计量人员应负责收集和保存以下资料。 1、引用国标的检定规程,上级技术监督部门下发的规定、文件及通知等。 2、检定原始记录。 3、各种计量设备的历次检定证书和报废时的检定结果通知单。 4、检定人员的检定资格证书。 5、周期检定计划。 6、计量器具登记表。 7、设备技术档案。 8、新增、转移、报废档案。第三章计量设备分类第八条:对检验、测量和试验的计量设备实行A、B、C分类管理法。 1、A类设备:本公司最高计量标准器及国家规定必须强制检定的设备。 2、B类设备:本公司生产工艺控制及质量检测中对数据要求较高的设备。 3、C类设备:性能稳定,可靠性高而使用不频繁,量值不易改变或使用环境恶劣、寿命短、低值易耗准确度无严格要求的设备。第四章计量设备的配置及入库管理第九条:计量设备的使用单位根据所承担的检测和试验任务以及所要求的准确度,选择和配备适当的计量设备。第十条:计量主管部门负责对新增的计量设备的申批,采购按公司的采购程序执行。第十一条:供应部门购回计量设备时,公司计量主管部门负责入库前的检定,收取保管合格证,合格后将量具编号、填记录卡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凡未经检定或检定不合格的计量器具,计量人员有权制止使用。第十二条:计量主管部门负责计量设备的报废审批,要认真负责,根据计量设备情况能修理的要及时修理(不具备条件者送计量主管部门)。计量设备的报废按照公司《计量器具管理办法》执行。第六章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第十九条:到检定周期的在用计量器具由主管部门提前填写周检通知单,下发至各使用分厂,使用分厂接到通知后要及时送检。对工艺特殊情况,无法拆下的设备,主管部门可适当延长检定周期或利用工厂大修时进行拆检检定。第二十条:设备无法及时送检时,报主管部门调整检定周期,同时必须加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