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从我国陶器的发展谈起内容摘要:大约在8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最原始、最简陋的条件下创造了灿烂的陶器工艺,陶器的发展充分显示了先民们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其图案装饰更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奇葩。关键词:陶器彩陶新石器时代图案装饰陶器的产生、发展及其图案装饰我国早在八千年前便发明了制陶技术,是世界上最先烧造和使用陶器的国家之一,这也是在英语中用“China”来表示中国的原由。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原先人们所使用的容器,大都是木制或藤条制成的。这样就使一些容器有很大的缺点,不能用来盛水等液体,更不能用火烧烤。于是,制陶技术出现了:人们把粘土加水混和后,制成各种器物,干燥后经火焙烧,产生质的变化,形成陶器。这是人类最早通过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使物体的本身发生质变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它揭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新篇章,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开端。陶器的发明,也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在人类发展史上开辟了新纪元。关于陶器的起源有诸多的神话传说,当时的人们或许是由于年代的久远淡忘了制陶的始祖,也或许是想把敬仰和感激之情依附于神灵身上,便产生了“神农耕而作陶”,“舜陶于河滨”,“宁封子为黄帝陶正”,“女娲抟土造人”等故事,表达了其对远古历史的追忆与附会。当然,陶器不可能是神对人类的恩赐,它必定是远古先民们在与自然作生存博斗中,经验、劳动与智慧凝合而产生的结晶。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进一步指出:“可以证明,在许多地方,也许是一切地方,陶器的制造都是由于在编制的或木制的容器上涂上粘土使之能够耐火而产生的。在这样做时,人们不久便发现,成型的粘土不要内部的容器,也可以用于这个目的”。陶器的发明并不是某一个地区或某一个部落古代先民的专利品,它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任何一个古代农业部落和人群,都能各自独立创造出来。陶器的产生是和农业经济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一般是先有了农业,然后才出现了陶器。在人类进入新石时代,由于农业和牧畜业的出现,开始了定居、半定居的生活。特别是农业的发生和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比较可靠而稳定的可供食用的谷物。谷物都是颗粒状的淀汾物质,不像野兽的肉体便于在火上烧烤食用。同时,剩余的食物需要储藏起来。正因为如此,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定居生活的需要,人们对于烹调、盛放和储存食物及汲水器皿的需要越来越迫切。从而促使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创造出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陶器。陶器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生产斗争中辛勤劳动的结果。从民族学和考古学上都可以得到充分的物证。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由于空间与时间的不同,需要与追求的不同,标准与审美意识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风格特征与文化内涵,使陶器成为这个时代纵向断代和横向区分地区类型的标尺。从考古中证实,我国新石器时代陶器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其分布主要有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东南地区、西南地区、北方地区等五个大区域。我国在新石器时代的早期就发明了陶器,最早发现的是仰韶文化。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从陶质区分,有红陶、灰陶、黑陶、白陶和彩陶;从工艺上区分,有手制、模制、慢轮、快轮;从纹饰上区分,有压印、拍印、刻划、彩绘、附加堆纹、镂孔;从陶窑结构区分,有横穴窑与竖穴窑。正是这些风格迥异,不同的类别,创造了新石器时代绚丽多姿的陶器文化。其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