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Ⅰ类切口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doc

格式:doc   大小:78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Ⅰ类切口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doc

上传人:ttteee8 2019/3/7 文件大小:7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Ⅰ类切口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I类切口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贵州省盘县人民医院贵州盘县553500【摘要】目的:讨论I类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4月期间,621例I类切口手术患者的资料进行研究,对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感染的情况。结果:木组的621例I类切口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为3例,%。结论:I类切U感染是可以预防的,I类手术切U感染与患者年龄、手术时间、围手术期用药、基础疾病等密切相关,因此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来控制切口感染危险因素是降低I类手术切口感染率的有效途径。【关键词】I类切U;感染因素;预防措施【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6-398-02手术切口感染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医院中常见的感染类型。I类(清洁)切口定义为:手术未进入炎症区,未进入呼吸、消化及泌尿生殖道,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符合上述条件者。I类切口为无污染切口,也是手术中常见的切口类型,但是如果术前、术中、术后各种操作及护理不当也会出现感染的情况。切口感染情况较轻的会影响患者的恢复,延长住院时间,如果情况较严重的会直接影响到手术的效果,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为了研究I类切U感染的相关因素以及预防对策,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4月期间621例I类切口手术的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2015年4月期间621例I类切口手术患者的资料进行研究,男性患者为386例,女性患者为253例,年龄2〜87岁,平均年龄为(±)岁,其中,实施闭合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患者为286例,实施乳腺手术的患者为22例,甲状腺手术的患者为13例,腹股沟疝气无张力修补术的患者为234例,眼科白内障手术66例。(1)所有患者的手术切口均为I类切口。(2)所有患者在术前的任何指标均正常。(3)排除患冇恶性肿瘤、传染病等疾病的患者。(4)所冇患者均冇完整的临床资料。,根据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炎诊断标准》,本组的621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为3例,%。患者感染情况与年龄、手术吋间、手术性质等因素有关,,I类切U感染发生情况与年龄、手术吋间、围手术期用药、基础疾病等密切相关。(1)年龄因素:患者的年龄越人,自身的抵抗力越差,再加上苏身体各方面的机能己经降低,所以在手术后,可出现伤U感染的情况。(2)手术吋间:手术时间越长,其切口暴露在空气的吋间越长,空气中的细菌很容易导致患者的切口出现感染。(3)手术性质,急诊手术的患者由于情况比较危及,所以各方面准备工作做的相对欠缺,导致患者在手术后会出现感染的情况。但是本文的研究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的,仅仅是针对于I类切口,还有可能会与患者的基础病情、生活水平、心理等因素有关,还有待研究[4】。:(1)心理护理,手术前,护理人员应及吋的与患者进行沟通,并II对患者的心理进行评估,与患者讲解该疾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