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文档名称:

理念识别(MI)设计.doc

格式:doc   页数:2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理念识别(MI)设计.doc

上传人:管理资源吧 2011/9/3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理念识别(MI)设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理念识别(MI)设计
自本章起,我们将讨论正式导入CI设计问题。按照CI构成三大要素体系分三章论述。本章就理念(MI)系统的设计,进行专题论述。
理念识别(MI)系统是企业的经营理念,也是CI的基本精神所在。理念鼍是企业形象战略的最高决策层次,也是CI识别系统运作的原动力和基石。因此,理念识别(MI)设计,在CI设计中居头等重要地位。
企业理念识别概念
一、理念识别(MI)定义
理念识别的英语原文Mind Identity,简称MI。
Mind在牛津双解词典中的解释是:、忆;、心意、思想、感想、意见、意向、目的;、精神、感觉。概而论之,Mind的含义可理解为与bodz相对,一般都译为“理念”。
作为现代企业管理学用语,主要指企业经营思想、经营宗旨、经营意识、经营观念等。
企业理念(MI)是由企业家积极倡导,全体员工自觉实践而形成的代表企业信念,激发企业活力,推动企业生产经的团体精神和行为规范。
企业理念系统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企业制度和组织结构层,包括各种管理制度、规章制度、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交往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二是企业精神文化层,包括企业员工的概念、心理和意识形态等。
理念识别,是指资讯时代,企业为增强竞争力,提升企业形象而构建,经广泛传播得到社会普遍认同,体现企业自身个性特征,反映企业经营观念的价值观体系。显然,这个定义包含以下三个基本点:
,提升企业形象,参与市场竞争并赢得胜利。
,一是体现自身特征,以区别于其他企业;二是广为传播,以使社会公众普遍认同。
、宗旨、精神等一整套观念性因素的综合,构成企业价值观体系。
企业经营理念方针的完善与坚定,是企业识别系统基本精神之所在,也是整修企业识别系统运作的原动力。通过这股内在的动力,影响企业内部的动态、活动与制度,组织的管理与教育,并扩及对社会公益活动、消费者的参与行为规划,最后,经由组织化、系统化、统一化的视觉识别计划传达企业经营的讯息,塑造企业的独特的形象,达到企业识别的目的。
二、理念识别的功能和作用
确立和统整企业理念,对于企业的整体运行和良性运转,具有战略性功能与作用。具体来说:
(一)导向功能。企业理念,就是企业所倡导的价值目标和行为方式,它引导员工的追求。因此,一种强有力的企业理念,可以长期引导员工们为之奋斗,这就是企业理念的导向力。
企业理念的导向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直接引导员工的人格、心理和行为;另一方面是通过员工的整体价值认同来引导员工的观念与行为。良好的企业理念,可以使员工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形成共同的价值理念,并通过企业理念的认同,共同朝一个确定的目标去奋斗。
(二)激励功能。企业理念既是企业的经营宗旨、经营方针和价值追求,也是企业员工行为的最高目标和原则。因此,企业理念与员工价值追求上的认同,就构成员工心理上的极大满足和精神激励,它具有物质激励无法真正达到的持久性和深刻性。
(三)凝聚功能。企业理念的确定和员工普遍认同,在一个企业必然形成一股强有力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它是企业内部的一种粘合剂,能以导向的方式融合员工的目标、理念、信念、情操和作风,并造就和激发员工的群体意识。企业即员工的行为目标和价值追求,是员工们行为的原动力,因而企业理念一旦被员工认同、接受,员工自然就对企业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企业理念就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四)辐射功能。企业理念一旦确定为广大员工所认同,就会辐射到企业整体运行的全过程,从而使企业行为系统和形象表征系统得以优化,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不仅如此,它还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向更加广泛的社会领域辐射,变成一笔巨大的社会财富。诸如松下精神、IBM精神、三菱精神和健力宝精神等,都不仅属于本企业、本民族,而且也属于全人类。而正是这种企业理念和精神的强大辐射力,才使这些优秀的企业走向全世界,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和业绩。
(五)稳定功能。强有力的企业理念和精神,由于其强大导向力和惯性力,可以保证一个企业决不会因内外环境的某些变化而使企业衰退,从而使一个企业具有持续而稳定的发展能力。就是说,企业理念的稳定力,是通过全体员工对企业经营宗旨、经营方针和价值观的内化而形成的,并通过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来实现。因此,保持企业理念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强化企业理念的认同感和统整力,是增强企业稳定力和技术发展的关键。
三、变革企业理念
企业在导入CIS战略之际,要对企业原有的经营思想、经营原则、行为规范进行一番大检查和大反省。判断旧有的理念,在现阶段形势下能否继续发挥有效的作用,从而在此基础上构筑新的企业理念。一般情况下,变革企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