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探讨惩罚教育.doc

格式:doc   大小:40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探讨惩罚教育.doc

上传人:iris028 2019/3/7 文件大小:4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探讨惩罚教育.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探讨惩罚教育江西省乐平市第六小学潘文忠[摘要]:惩罚教育是对不良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纠正。实施惩罚教育是必要的,它是一种教育手段,也是一种爱的表达方式。惩罚教育依然有它存在的必要性,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它是一把双刃剑,惩罚要以尊重学生为前提,要有根据,要因人而异,要情理交融,但惩罚不是体罚和虐待。当前惩罚教育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并对学生造成了负面影响。为了使惩罚教育有效,应注意“惩罚必须与过错有关,与行为有关”等问题。[关键词]:惩罚教育思考教师学生当前,随着民主教育,人性化观念的深入人心,教师和学生也在起着历史性的变革,“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已成为共识,学生是教育教学殿堂里的“皇帝”,皇帝自然是主宰,是重不得轻不得的“通灵宝玉”。所以,体罚和变相体罚理所当然地成了老师们望而却步的“高压线”,甚至都不敢严厉批评学生。这是一种变味的教育,并非素质教育的本意,老师们时时小心,处处谨慎,整日提心吊胆,我认为这是对惩罚教育的一种曲解。现阶段,在班级管理中,针对学生的教育,面临“奖”与“罚”的选择时,大多数的教育者都会选择“奖励”,避免“惩罚”,杜绝“体罚”,学校和社会也是这样大力倡导的,这无疑是正确的。然而,正如硬币都有正反两面一样,这种教育是不完美的。我们的教育,在当今社会大力提倡“赏识”教育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有的放矢、恰如其分地举起“惩罚”的武器,不仅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惩罚是在学生犯了错误之后,通过类似视力矫正式的活动引导他们认识自己的问题并自觉改正,是一种善意的挫折,真诚的帮助。由此看来,我们不但不应该丢弃惩罚教育,而且要合理的运用它。这些看似无情的惩罚却在本质里渗透着人本主义教育的精神实质。只有惩罚教育和奖励教育“和平共处”,素质教育才能绽放出绚丽的花朵。一、什么是惩罚教育“惩罚教育”是对不良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纠正。在我们学校教育中,这既可以是精神上的,也可以是物质上和行为上。精神上表现为对犯错的学生进行操行扣分或纪律处分。这种精神的惩罚能起着无形的教育效果。它是一种动态的教育措施。不仅对违纪的学生扣上紧箍咒,促使其错误的行为得到及时有效的纠正,否则,处分将进一步的升级,而如其表现好了,又可撤消其处分。使这些学生的灵魂受到一次净化,这对抑制学生进一步走向违法犯罪道路,无疑是一种最有效的办法,物质上的惩罚是最为直接有效的。如对学生破坏公物,浪费水资源,图书损坏、偷窃、遗失等行为,处予合理的赔偿或罚款。这些制度的制订对学生产生束缚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其实,我们都知道制度和法律的完善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与民主的重要标志。至于行为上的惩罚,人们往往把它等同于“体罚”,认为这是一种伤害学生自尊心,侮辱人格的行为,其实不然,这是一种误解。在体育课上,对那些违反课堂纪律、未完成教学任务的学生,实施“教育惩罚”,如:适量的罚跑、做引体向上、仰卧起坐。这既能起着教育作用,又锻炼了学生身体,何乐而不为呢?二、实施惩罚教育的意义长期以来,中国教育界在反思尊重学生的过程中,又走进了重表扬轻批评的误区,甚至出现了所谓“无批评教育”。的确,教育以表扬为主,正面引导,这是符合人的成长规律的,但是,以表扬为主,并非以表扬为惟一的、全部的方法。教育是讲究分寸的,适当为佳,过之或不及均不能取得理想效果。1、惩罚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成长。我国现阶段的教育